二五 一个好人的诚信人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杨正权
开辟销路。
杨正权决定先处理库存,尽可能地把库存产品变现。他把积压的产品有的拿去批发,有的则直接到市场上去卖。这样一来,很有效地削减了库存,挽回了不少损失。
杨正权了解到,还有一些次品库存,无法销售。原来因为设备落后,一些生产出的塑料袋厚薄不均,被客户全部退回了,卖不出去,销毁了也可惜,就压下了。
杨正权在跑业务的时候,得知一个生产保险柜的厂家需要定制罩在保险柜外面的塑料防尘袋,这种防尘袋对厚薄的要求不高,杨正权就说服客户买下了这批货。光这一项就给厂里弥补了几十万元的损失。
杨正权背着干粮,走南闯北、风餐露宿,经过努力,终于打开了产品的销路,产品一时供不应求了。
企业眼看着蒸蒸日上,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订单纷至沓来,为了抢工期,急于致富的人们趁杨正权在外面跑销路,竟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缩减生产流程……结果卖出去的大批产品惨遭退货,众多客户纷纷上门讨说法,这家社办工厂的资金链一下子断裂了。
大量的次品销不出去,还欠了一大笔外债还不上,工厂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杨正权无比愧疚。光注重市场和销路,没抓好队伍,导致出现这么个结果,杨正权认为自己身为厂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提出主动辞职,并且带走了总额9万元的债务。
亲戚朋友劝他,你别犯傻了,厂子经营不善出了问题,你只是负领导责任就行了,辞什么职啊?再说了,你就是要走,也用不着背着债务啊,人家下海都是带走了关系带走了技术,你怎么还要背着债务辞职呢?
连公社里的领导都说,个人背负集体企业的外债辞职,此前没有先例,你也不必这么做。
杨正权却说,我带走外债,新来的厂长就可以轻装上阵。再说了,这个窟窿我不堵上,我会一辈子不安生。
杨正权背着9万元债务这个“大包袱”,开始了他的“闯海”生涯。
9万元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当时在厂里上班的时候,杨正权这个厂长每月才挣40多元工资,9万元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杨正权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他愁啊,这9万元什么时候能还上呢?他愁得真想哭。
杨正权有时候连做梦都经常梦到背着个压人的大包袱寸步难行。
但是无论怎样苦,杨正权都不愿对媳妇王书梅讲,他觉得女人的承受能力弱,他不忍心让媳妇跟着他担惊受怕,他决定不管多大的困难都一个人扛。
有人说,挫折是把利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另一方面掘出了新的水源。
杨正权反复思考,他清醒地认识到,产生这个“大包袱”的罪魁祸首就是“不诚信”。
吃过大亏的杨正权,得知诚信的弥足珍贵,从那以后,他便视诚信为生命。
杨正权在解放路租了个十几平方的小房子,卖钢材、板材、建筑材料、农副产品、粮油、水果。虽然生意也有不少小插曲,但还算顺利,怎么说还是盈利的,债务在一天天缩小。
媳妇看杨正权创业艰难,就带上几个人没白没黑地刷洗被污染的塑料,挣点钱帮着贴补家用。
3年后,杨正权正式卸掉了这个“大包袱”,债务全部还清了。
这一天,杨正权心情特别好,好像被囚禁了3年,终于获得了自由一样。他决定好好庆祝一下。从不喝酒的他下班回来买了一瓶啤酒。
晚饭时,他给媳妇倒了一杯,然后面带笑容地说:“书梅,来,我敬你一杯,这些年让你受苦了,从明天起,你就别洗塑料了。”
王书梅是个爽快人,端起杯一饮而尽。然后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