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一个好人的诚信人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杨正权
闷地说:“怎么这么客气,没什么,不让我干点事我还难受呢!”
杨正权想,自己整天拼命地干,钱也不拿回来,生活得那么艰难,媳妇连怀疑一下都没有,她是多么单纯,他任劳任怨地跟着我吃苦,我还欺骗她。杨正权觉得心里一阵的内疚,想告诉她,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下了。
1987年,杨正权在统一路买了一间门市房,准备经销干海产品。可是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这一年,威海市被国家正式定位为地级市,杨正权心里高兴,灵机一动,就叫“庆威”吧!
“庆威”就是这么诞生的,而且一直沿用了二十多年。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二十多年来,“庆威”的荣辱和这座小城紧紧连在了一起,并且为他争得了一串串耀眼的荣誉。
杨正权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好人好参,诚实守信,以德求财”。
这是杨正权在经营伊始就给自己定的目标,而且这二十多年来一直严格坚守。他认为把它写入名片,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为了让别人监督。
说起杨正权做好事、讲诚信的故事,威海人大都能够滔滔不绝地罗列一大堆。
做干海鲜的人都知道,这一行挣的是良心钱。产品的干湿度稍稍偏一点,盐分高一点,就有大钱赚了。可杨正权认为这是不义之财,他不愿意要这个昧着良心得来的“大钱”。据行家测算,仅在海米、海参经营方面,杨正权一年就少收入20万元。
杨正权很重视产品质量,他要给消费者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因此每次进货都严格把关,按照“一摸二看三嗅四掂五捏”的程序一丝不苟验货,最后是抽样剖检,大多时候还要放到嘴里再品一品。如果发现掺杂使假,再熟的客户也会被毫不留情地退货。
1998年夏天,杨正权从外面回来,发现准备退货的一箱劣质海米拆箱了,并且少了2袋。一问才知道一帮济南来的游客刚刚在店里买了12斤海米,是不知情的店员把货拿错了。听说那些游客离开后急匆匆地去赶济南的客车,杨正权连忙带上优质海米,拉着店员就往汽车站赶,终于找到了那些游客,换回了海米。
游客感动得直竖大拇指:“威海城市美,人更美,威海人就是讲信誉!”
有些商家专门坑骗外地游客,他们想,反正游客买完就离开了,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来了,何不趁机捞一把。杨正权却不以为然,他说,个人赚一点小便宜,却丢了威海人的对外形象,这是个大诚大信问题,更马虎不得。
好一个“大诚大信”啊!
杨正权经商多年,他不仅仅把自己当做一个商人,同时还牢牢地记着他的另一个角色——中国共产党员。他认为自己既然作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一员,就有责任维护他的声誉。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重视诚信的人是如何达到“大诚大信”这个至高境界的,我相信这是灵魂修炼的质的飞跃。
由于诚信经营而一传十、十传百,杨正权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销售区域也开始蔓延到全国的其他省市。
当今社会,欺诈行为比比皆是,买卖双方之间互相有些不信任也在所难免。于是跨省市客户做生意,就出现了先付款还是先发货的矛盾,客户往往担心钱汇出了不发货怎么办,或者发来了劣质货怎么办,打官司吗?不仅要生气,时间也耗不起,人们往往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采取“第三方收款”的方法。
而杨正权却破了这个例,客户总是高度信任杨正权。
有时候往往打个电话,或者发个传真客户就订货了,货款先汇到杨正权的账户,然后再发货。多年来一直如此,从没出现任何差错。在客户心里,和杨正权做生意,是一百个放心。
走进杨正权位于威海统一路上的这家老店,员工们在忙里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