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五 一个好人的诚信人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杨正权
快把店开起来,可把他忙坏了,帮助承租者办理营业执照,工商、税务、防疫等各项手续,都成了他的分内事。

    那年,儿子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想让父亲把租出的店铺收回,可杨正权坚决地拒绝了。他认为,儿子是学经营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工作暂时没找到,但总比下岗职工容易找,如果收回店铺,至少造成2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失业,他们没有什么特长,好不容易开个小店,怎么能随便收回呢!最终,这个天平并没有向着儿子倾斜。

    杨正权授人以渔,总是以自己吃亏为前提。

    2007年,石家庄的一位经销商老杜打来电话,他的语气中带着着急和不满:“杨总,你还记得我从你那儿进的鱿鱼丝吗?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变质了,还没过保质期啊!你看是不是得赔偿损失啊?”

    杨正权放下电话,就动身去了石家庄。

    来到老杜店里一看,杨正权立刻就明白了,原来,这位新入行的经销商把原本应该冷藏的产品放在常温仓库里了,所以才变了质,属于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失。

    杨正权不动声色地给他退了货,然后说:“变质是因为你的货没有冷藏,我知道你刚开业,资金紧张,这个损失我给你认下了。”

    接着,杨正权便耐心细致给他讲解干海产品的鉴别、储存方法和经营策略。

    临走,老杜紧紧拉着杨正权的手说:“杨总,你这不是亏了吗,这让我怎么好意思呢!”

    “老杜,这笔货款还是小事,我这次专门来的目的是要帮着你顺利地把店开起来,你的销路好了,我就不亏了,好好干,有问题随时告诉我。”

    有这么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一屁股坐在了杨正权位于统一路的购销部门前,边向里张望边说:“是好人杨正权的店铺吧?”

    王书梅急忙走出来。

    老妪理了把散乱的头发说:“我讨饭讨到你们门上了。你是谁呀?”

    王书梅说:“我是杨正权的老婆。”

    老妪端详了一眼王书梅:“大妹子,你长得四方大脸,一看就是个好人。”

    王书梅见老人可怜,给了她50元钱。

    中午吃饭时,王书梅就多买了一个盒饭给老妪。

    老妪看了一眼:“大妹子,都说你家有钱,可吃得也不咋地。”

    王书梅笑了笑,便端着盒饭进屋吃去了。

    从这以后,每天这个时候老妪都准时而来。

    王书梅也每次都是到点了就送上热腾腾的饭菜,再外加50元钱。

    这样过了5天,老妪这天说,“大妹子,我要走啦,算算你给我的钱是250元,我这不成了二百五了吗?你这是不是故意骂我啊?”

    王书梅一听这话便来了火,要是当年,自己也是水浒中孙二娘般的人物,岂能受这般气,可现在已是名人的老婆了,怎么也要讲文明。

    王书梅心平气静地说:“大姐,我看你身体还很好,为了讨口饭,天天下跪磕头,咱也不欠人的,咱的头磕得咋就这么不值钱?你去开个废品收购点咋样?”

    老妪说:“我没有本钱呀。”

    王书梅说:“我知道你没有。”

    说着摸出一个信封:“这3000块钱先拿去,不够再说。”

    老妪一时怔住了。

    几年以后,老妪又来了,千恩万谢,说自己不再给人磕头了,废品收购点也办起来了。

    一双鞋与两个六百万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力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杨正权花费了全部力量和精力致力的事业,不是他的购销公司,而是他的慈善事业。他的终极目标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五 一个好人的诚信人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杨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