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六 冰魂雪魄挺翠竹——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雷冬竹
成立的百年老医的妇产科,时在1991年夏天。到2000年春,她都扎在这个科里,医术如劲竹拔节,一年比一年高。还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而且小两口又拥有了生命中另一大半:活泼可爱的女儿。可谓工作顺利,人生快乐。可是她没有沉醉在这种幸福的小家庭日子里,在行医的日子里,尤其在救治难产妇、新生儿的过程中,从求医人群的眼睛里,读出了不少的问号。每每摘下听诊器,放下手术刀,回到家里,她就又捧起书本、教材、参考资料。有朋友让她先生讲出她3个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何生想了半天,回答一是孝敬老人、爱小孩;二是工作狂、责任感强;三是学习从不放松、看书手不择卷。影响到女儿也像她,没事就啃书。学海无涯,必深潜方可探取骊珠;书山有路,需勇攀才能寻摘仙草。她的南华大学在职研究生,就是这样边忙工作边钻业务读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2000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妇产科一分为二:妇科、产科。同时,社会上又掀起一轮人才争夺潮。知识分子成堆的第一人民医院,无可避免地浮沉其间。当时的特点有二:飞、跳,“孔雀东南飞”,过骑田岭就是沿海广东,到深圳、汕头、珠海经济特区,到国际都会城市广州,甚至近在咫尺的粤北重镇韶关,不过翅膀一扇的工夫。跳,说来有意思,就在家门口。某些县市区医院需要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许以年薪50万元高酬待遇,直接冲击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反正在这边已评了职称、买了房子,跳吧,为了生活节节拔高,再加上各医院都在抓市场竞争力。结果,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的骨干医师飞了、跳了,2001年被逼到“办还是不办?”的令人寒心地步。院里调人过去,都不愿意,因为风险大。郴州市450万人口,五分之四为农村、山区人口,各地妇幼保健、医院产科水平尚待提高,孕妇疑难杂症频现,高危难产时往往急送市一院,抢救时弄不好,心电监护仪上就是令人心悸的两条生命线……

    没人愿意接,怎么办?院里公开招聘,才从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回来的雷冬竹挺身站了出来。但马上便有不同看法,倒不是对她的人品、能力有异议,焦点在本院之所以冠以郴州市“第一”,即由来讲求名医效应,主要科室主任基本上都是本市这一学科的权威。掰指数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有之,“学科建设杰出贡献奖”者有之,全国人大代表有之,“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有之。博导硕导有之,教授有之,“海龟(归)”有之,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研究生有之,就是还没有中级职称者负责一大科室。何况产科二十几个人全是女性,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管不好锣齐鼓不齐,这台戏就唱不下去了。再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科目前的“惨”状,不是正印证了这几点吗?

    讨论的结果,最后还是院领导的几点分析,让院务会达成一致:每一个大医权威都要通过从无名到有名之路,哪一个高级职称不是从中级职称来的?年轻,但她在妇产科9年,积蓄了学识经验已成骨干。从病人的反映来看,从医院稳定人才来看,这个人很值得培养。决定做出后,院领导找她本人谈话,提到医院的发展前景和人才争夺战,说到产科需要有人压重担,交底让她准备日后把产科主任的责任挑上。

    临危受命,三十出头的雷冬竹被任为产科副主任,主持产科工作,成了全院几十个科室中最年轻的负责人。她向医院郑重承诺:一年重振、三年做大、六年做强产科。她把年幼的女儿、琐碎的家务全丢给丈夫,带领全科二十几个人奋起直追。她从日出到月落成天“泡”在科室,从一块纱布的规范使用,到一次分娩的科学掌控;从一句心理语言的温情表达,到一台手术流程的铁面考核……她团结起大家“跨栏”,每年越过一个尺度。2003年,产科焕然一新,楼层1变为2,设为产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六 冰魂雪魄挺翠竹——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雷冬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