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 冰魂雪魄挺翠竹——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雷冬竹
区、产二区,床位由26张增加到49张,2008年达56张,人员达48名。她本人也交出了多份科研论文和成果,跨过了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栏杆”。当别的科室分支越来越细时,产科越来越走向综合化。为了孕产妇的保健、婴儿的优生优育,雷冬竹在郴州第一个开展与推出: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无痛分娩、气囊助产、产后按摩服务与产后康复中心、温馨病房、胎儿脐血管穿刺、产前筛查、羊水产前诊断、孕产妇急救中心绿色通道与急救中心。
医之道,在精诚;医之德,在惠爱。这是雷冬竹对自己对全科人员要求最多的两点。为了这个,快人快语的她,似乎连个性也在转变,变得“啰啰唆唆”。一次次科室会、一次次交接班,她总是不厌其烦:“做为病人患者,生命是第一位的。做为医务人员,医德是第一位的。”
对医生同仁,“在很多疾病的面前,医学的力量其实还是有限的。但我们多想点办法再深究一下,也是办得到的。对病人对患者家属多讲几句话,把病理讲透,让她理解清楚一些,心里有底一些,配合治疗达到好一些的效果,也是办得到的。
“行医之人,任何时候都要换位思考。哪个家庭都希望顺顺利利生一个高质量的宝宝,却可能偏偏碰上不愿碰到的事情。这种风险压力直接由产科来承担,正是我们工作的一个规律,所以要换位思考,敢于承担责任。”
对助产师“我们天天做这个工作,也许见惯了鲜血,听惯了哭喊,心容易硬。但对产妇和她家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一个宝宝,全家希望。我们是帮她们实现这个希望的,要让人家感到有希望,是大喜。”
对护士“从细节可以看出素质,特别我们的护士,你们做不了手术,上不了手术台。但在病房中把针打好,送杯热水,给她按摩到位,耐心教她抚触婴儿皮肤肢体,总可以做好。不要认为我们做不了大事,对于产妇和宝宝,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对医患关系“病人有时候心情不好,可能会发脾气,对有病的人来说是正常的。医务人员是健康者服务者,如果跟病人斗嘴争吵,就不正常了。注意一条原则,有了误会,我们的人先道歉,不要争论。过后再了解对方发火的原因,进行解释,相信病人过后也会想到一些。”
产一、二区谭红艳、邝旭环两个护士长说:“主任平时天天讲、月月讲,总是这样要求,久而久之,我们就被她的理念、她的作风同化了。”她们记得冰灾发生前,雷冬竹在一次交接班时略带一点调侃地讲:“要你们把病人当亲人,可能很多人做不到。真正把病人当亲人,几个人能做到呢?不要讲我,院长也做不到。”大家一听都笑起来。她这才又说:“真的,要一下子达到那个境界,不太实际。但把病人当成熟人、朋友,应该做得到。”大家一想,这不就是把病人当亲友嘛,于是又开心地笑起来。
但这之后,她们很难笑起来。冰雪,似乎把一切包括笑容、语言都冻住了;疲劳,已经使一切包括肉体、精神都麻木了。大家在日后的12天里,基本上足不出科、身不离院。也出不去,外面即使白昼也如黑夜般昏暗寒冷阴霾不开。产科楼层还有些人气,她们挤在值班室,换着休息。值班室只有3个高低木架子床,6个床位,每个床位1张棕垫、1床被子,没暖气没灯。她们3个人或2个人挤在1张床上,小心翼翼地合衣而眠,随时准备听从召唤奔向岗位。每餐吃着食堂送上楼的盒饭,除了白萝卜就是红萝卜,因为郊区菜地冻住了,外地又运不进来。雷冬竹跟大家打趣:“再吃下去,我们的头发上就要变萝卜缨子了”。但就是吃清水萝卜,也要抓紧时间,赶快扒几大口,放下筷子又上岗。产科的事琐碎繁杂,光是围绕上百名新生儿的洗洗刷刷,就能把人累趴下。护士们用纤细的双手把水一桶桶提上6楼、7楼,加热后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