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九 鸭绿江畔的好人老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
花绽放。

    老郑不论在哪儿都让人放心

    郑仁东的事迹在媒体披露后,许多市民前往鸭绿江畔滨江中路老郑的保洁工作段来看望他,与他进行交流,老郑憨厚的脸庞上总是露着由衷的笑容,有问必答。

    “捡到不属于自己的钱,再多也不能揣自己的腰包,必须想方设法还给它的主人,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谁都应该做到的事儿。想想看,丢了这么多钱人家会怎样?能过舒服吗?而咱要昧着良心留下这笔钱,同样一生不会安宁。我觉得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这话,老郑不知说了多少遍。

    老郑这么说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每天在工作路段上保洁,手脚更勤快了,常从这路段走过的人说,这滨江中路比以前更洁净更清爽了。

    振兴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江滨路保洁班班长孙晓翠对老郑应聘当保洁员这几年的工作最了解,她说:“老郑工作踏实,认真,任劳任怨。他负责清扫保洁的路段是景观路,车多,人多,来丹东观光旅游的人更多,他每天要在这条路上来回清捡十几遍,要走十多公里的路,但不论是在夏天游人多的时候,还是冰天雪地大冬天,这段路总是干干净净,在环境卫生管理考核时,从来没被扣过分。”

    工作时,老郑总是及时地把行人随手扔下的垃圾扫起来,而对有用的小物件他会捡起来放在垃圾箱的边框上,比如谁不小心丢失的钥匙、自行车上掉下的小零件,等等。当失主来找时,老郑会归还给主人。

    逢年过节,需要清扫的鞭炮垃圾太多了,老郑当不当班,只要领导打个电话让他赶到,他总是毫无怨言及时赶到,不管鞭炮垃圾多到啥程度,总要清扫干净才回家。2009年的大年初一他就是在湖滨路上清扫鞭炮垃圾的劳动中度过的。环卫处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把活儿交给老郑我们放心。”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郑仁东还做了“三员”工作,既当保洁员,又当宣传员、导游员。在湖滨路上保洁,常有游人向老郑问路,问景点,作为土生土长的丹东人,看到这么多来自海内外的游人对丹东的山山水水有浓厚的兴趣,虽没有伶牙俐齿,他却总是高高兴兴地给问询的人指路,介绍景点。每当那些远道而来的孩子们苹果般的脸上绽出微笑,招着手向他说声“谢谢叔叔”的时候,他心满意足。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升温,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有一次,老郑还在保洁时,影响了路边停放的轿车出行几秒钟,车主下车又骂又打,还打电话找人来一起对他谩骂。老郑心里委屈难受,但他没有报警,也没有向领导汇报。他想还是算了,我不能和他一样,他没觉悟,我不能没有;他不懂事理,我不能不懂;他看不起环卫工作,我却热爱我的岗位。老郑忍辱负重,因为他觉得做一名环卫工作,要用“一人苦换来万人笑”。

    事后,同事们都夸老郑识大局,顾大体。大家说:“老郑在国企待过,遇事常想大局”。

    郑仁东原是丹东市闻名的国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厂的钳工。从1974年他从知青点回城入厂到企业改革时因病下岗,他在这个企业干了30多年。这个厂1957年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拖拉机“鸭绿江一号”;80年代后是内燃机配件重点生产厂家。大企业,生产是流水作业,每道工序“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缺人。郑仁东入厂后不但勤于钻研技术,很快成为生产骨干,也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从没迟到早退和请过假。

    郑仁东“拾金不昧”的事迹在传媒报道后,五一八厂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都说:“他为人忠厚老实,做什么事都讲究对得起良心,是车间里有名的好人,他能把捡到的20万元上交一点也不意外。”

    给郑仁东当过10多年班长的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二九 鸭绿江畔的好人老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