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〇 待到山花烂漫时——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
芳的家人,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周爱芳家人的好评。

    张云霞回忆说:“当我们姐妹三人都上学后,每到报名时都是爷爷最发愁的时候,因为他要出去为我们借学费,或者帮别人家种地挣钱。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实在借不上钱,我就硬着头皮去上学,张公英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就垫上了,她还给班上好多同学都垫付过学费,我们都非常感激她。我记得她给我们教过《老师静静走过你窗前》这首歌之后,就调到连云港去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曾经暗下决心,等长大挣到钱后一定要加倍偿还老师,我在深圳打工有了钱后,就给老师写了许多信,可是一直杳无音信。如果有缘能再见到张公英老师,我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她!”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为了供张云霞和弟弟上学,姐姐张云云14岁时就辍学,跟随老乡到深圳打工去了。她在外面怎么苦都不说,还来信说外面很好。她每月挣400元,还要再借100元,寄回家解燃眉之急。就这样,张云霞才坚持读到高中。

    她原来还有一个小妹妹,不幸得了小儿麻痹,没钱到大医院看病,因乡村大夫医治不当,首先耳聋,接着又哑了,最后瘫痪在床,病情越来越重。雪上加霜的是爷爷得了肺心病,奶奶的糖尿病由于无钱治疗引发了糖尿病综合征,使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父母分忧,为了挣钱给爷爷奶奶和小妹治病,张云霞18岁那年,不得不放弃学业,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踏上了去深圳打工的路。

    不论她在什么地方,她的善行和义举都会感染周围的群众,她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就像一团火花时刻温暖着人们的心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打工的生活十分辛苦,张云霞先后到制鞋厂、玩具厂、工艺品公司、制衣厂等打过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但一个月才挣几百元工资。为了拿到每月30元的全薪奖,她往往有病也不敢请假。

    别的工友隔三差五就出去改善一下伙食,或者买一身换季的衣服,她却舍不得花一分钱。为了省钱,她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上班穿的是工作服,下班穿的是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打工几年也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时髦衣服。每月工资发下来,她给自己留一些基本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家里急用。

    尽管她的生活很困难、很节俭,但当工友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她总会伸出援助之手。2005年夏天,她们同宿舍来自湖南的小姐妹因病住院,需要上万元的手术费,由于家庭困难一时无法筹集,张云霞毫不犹豫地把准备寄回家的1000元钱垫补了手术费,并发动大家为这个小姐妹捐款3000多元,使她及时进行了手术。她还两次参加义务献血,并带动姐姐和其他工友也参加了献血。

    一些来自各地的姐妹,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又一时找不到活干,张云霞就把她们带到自己租住的房内,在食堂给她们打饭吃,并通过熟人为她们联系活路。有一位同乡玩游戏,将一年的血汗钱全都输光了,过年的时候没路费回家。她将节衣缩食省下来的500元钱塞给他,要他回家给老婆孩子买点吃的穿的,在家好好过个团圆年。这个同乡被她的诚心所打动,下决心改掉了贪玩的毛病,变成一个勤奋能干的好青年。

    姐妹俩在深圳辛苦打工,省吃俭用寄钱给小妹看病,但还是没有挽留住小妹的生命,她们可爱的小妹被病魔带走了,仅用一个小木箱装着就埋了。她们经常梦到她光着身子,冰天雪地,非常可怜,为此不知道为小妹流了多少泪。但她们想到病痛中的爷爷和奶奶,就擦干泪水继续拼命干活挣钱。

    过了几年,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时,奶奶的病情却加重了,而且瘫痪在床随时都需要人伺候,张云霞选择回家帮助妈妈照顾奶奶,姐姐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〇 待到山花烂漫时——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