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〇 待到山花烂漫时——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
天忙得团团转,是贤妻良母式的典型农村妇女。

    爸爸陈三尕是上门女婿,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除了要种好家里的责任田外,还经常到县城去打零工,接济家里的生活费用。他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读过一天书。他经常帮村里人家盖房、做农活,有时候还把自家的活放下来,去帮助邻居家干活,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他说不了几句话,是一个厚道人。为了招待我,他颇费了一些心思。他买了几元钱的香烟让我抽,我不抽;他要去买酒给我喝,我说不喝酒;他就去买了一袋麻辣片让我吃,我没有吃,他就有些失望地出去了。

    多年来,他们一家缺衣少食,家贫如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他们分到6.8亩耕地,其中3.8亩为山地,多数已退耕还林,3亩水地因水毁剩下不到半亩。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几乎没有吃过肉,平时吃的都是浆水面、包谷面、洋芋等杂食,米饭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现在,家里除了微薄的农业收入外,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姐弟三人常年外出打工。

    她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从小不是到山上捡柴火,就是到地里拾菜叶,还帮大人喂猪养鸡,帮妈妈烧火做饭

    生命之花,往往盛开在贫瘠的土地上。1983年6月,在那山花烂漫的日子里,张云霞出生于石岭村这个贫寒的家庭。她现有姐弟3人,姐姐张云云,弟弟张飞军。她是家中最孝顺、最勤快的孩子。她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孩子,苦难使她变得更加坚强。

    张云霞告诉我:“我从小是在爷爷和奶奶的培育和呵护下长大的。从我记事起,爷爷和奶奶就经常教我如何诚实做人,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要多关心和帮助别人。特别是爷爷讲述的周之祯拾金不昧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时候,张云霞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裳,穿的都是家里人换下的旧衣服,一件衣服往往改了又改,补了又补,但洗得却很干净。她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从小不是到山上捡柴火,就是到地里拾菜叶,还帮大人喂猪养鸡,帮妈妈烧火做饭。饭熟了就双手端给爷爷奶奶,平时为爷爷奶奶端茶倒水,对老人的生活起居细心照料。长大后,她就帮助妈妈操持家务,还经常端着脸盆到河边给一家人洗衣服,每到冬天双手就皲开了一道道口子,乡亲们都称赞她是一位勤快能干的好姑娘。

    每逢左邻右舍红白喜事,她就忙着扫院、洗菜、刷碗、端饭;谁家有个大病小灾,她就主动上门帮忙。有一年三十晚上,她在河湾树林发现躺着一个乞讨人员,身上盖着塑料布,都快被雪埋住了,浑身冻得直发抖。她想这么冷的天,不吃东西肯定会被冻坏的,她就跑回家提来一罐臊子面让他趁热吃了。初一早上,她又惦记着端了一碗糁饭给他吃。随着天气转暖,他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她的品行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大家经常以她为榜样教育子女。

    七岁那年,张云霞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孩子一个个都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但姐妹两个同时上学家里供不起,她就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姐姐,自己默默地帮大人干活。一个远房亲戚知道这一情况后,捎来了两件旧衣服和20元学费,才使她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她知道上学来之不易,学习起来就非常用功,小学时在班上排前五名,中学时在班上排前十名。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劳动,喜欢帮助同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由于赵晓丽同学家在山里边,离学校比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她就每天带晓丽到家里吃饭,尽管家中生活很困难,但他们都把晓丽当成自家人看待。

    1996年9月份,同村同学周爱芳在骑自行车去城关中学上学的路上,不小心被一辆拖拉机刮倒受伤,张云霞和姐姐立即送她到县医院进行救治,还把身上带的学费都垫交了医疗费,她们又骑车到村里通知周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〇 待到山花烂漫时——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张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