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诚信如此朴素而美丽——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陈美丽
这个东西干嘛?”黄诗平感到奇怪。
“我要让大家知道,云林借的钱我是会还的,大家的情义我是会记住的。”陈美丽回答,“我要让大家放心。”
听罢陈美丽所说,隐隐的感动和淡淡的伤感,从黄诗平老师心底涌起。他拿起笔,铺开纸,按照陈美丽的要求写下了一张通告。“各位乡亲好友:如有与死者王云林生前有经济来往账目的,即日起请与其家属联系,以待清理解决。家属:陈美丽。”
黄诗平说,写这张通告的时候,他怎么也不曾想到,他按照陈美丽原意,陈述这位乡村农妇替亡夫还债的这张简单通告,会在日后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会深深感动无数的国人。
“夫债妻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通告张贴出去的当天下午,陈美丽的家门外,不断有三三两两的村民驻足停留,看到通告上的内容,他们纷纷嘀咕起来。“王云林帮村里扑救山火,突遭意外死亡才几天,陈美丽怎么贴出还债通告呢?也没有听说现在有人向陈美丽讨要债务啊!”
通告张贴出去了,陈美丽心中有了些释然,她开始默默等待。
“你老公在我那里买了稻谷,还有六七百块钱没有给。”通告张贴出去的第二天,第一位债主上门了。来人没有提供任何凭据,但陈美丽拿出家中仅有的钱,如数支付。
债主刘林根站在陈美丽家门口,忍不住感慨,他手里没有任何凭证,原本不知该如何开口跟陈美丽要账,不料她反倒把还债的告示贴出来了。刘林根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人,考虑问题这么周到。
在李宅乡街上开农用车修理店的王春根,其岳父王桂生是宗儒村人。一日,岳父到女婿王春根家做客,随便谈及村里陈美丽张贴通告替亡夫王云林还债一事。王春根顺口跟岳父说起,王云林生前在他店里还欠了600元修车费。“我与云林生前是很熟的朋友,他人都去了,我怎么会忍心上门向美丽要账呢?”王春根说,让他当时感到惊讶和至今仍心怀不安的是,他跟岳父说起那事的第二天中午,陈美丽从宗儒村走了10多里路,来到镇上他的农用车修理店,把600元钱交到了他手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先后有十多位债主找上门来。陈美丽没有想到,债务会有这样多,经统计高达5万元。而且,让陈美丽最为头痛的是,这5万元的债务中,竟有近4万元没有任何凭据。
和许多乡村里的习俗一样,在宗儒村一带的乡里,同村或邻村的熟人之间借钱赊物,大多不写字据不立凭证,靠的完全是彼此间的诚信。为此,陈美丽对找上家门的一笔笔债务,一一登记,全部认账。“肯定是云林欠了人家的钱,不然人家怎么会找上门来?”陈美丽说,她都可怜到了这样的地步,相信不会还有人来糊弄她。“我也是个老实人,我相信大家。”陈美丽这样推己及人。
距张贴还债通告大约一个月左右,王云林因救火牺牲而得到的一笔6.7万元理赔款送到了陈美丽手里。而对于日后会有这样一笔理赔款,当初陈美丽毫不知情。
“有了钱,就要及时还清外面所欠的债务。”陈美丽在和婆婆商量好后,立即还清了因救治和安葬丈夫所借的两万元钱,剩下的4万多元钱,分文没有留下,全部按照登记的债务先后逐一偿还。最后,登记债务的本子上,尚欠下一万元债务。
在用亡夫补偿款偿还债务的过程中,有好心的村民劝过陈美丽,“一家人的生活总还要过的,你就留下点钱以备急用吧,剩下的以后慢慢来还啊。”对此,陈美丽心存感激,但她还是没有留下。“手头有钱了,就还给人家,生活以后会有办法的。”陈美丽说,其时,当理赔款全部用于偿还债务,两手空空的那一刻,对于一家老小明天的生活将想怎样的办法,她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