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三三 银桥的故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华国
业户老板卢春龙笑了,他说,谁不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当然就是你要有严厉的措施加以杜绝!

    掺假的问题也是“魔高一丈,道高一丈”。据卢老板告诉我,一开始有些人所谓掺假掺的是水,面粉或尿素。随着一些昧了良心的“科学家”发明出了这种化工产品“三聚氰胺”,受利益驱动,有人贩毒,有人就把这种有毒物质添加进了鲜奶里——鲜奶的收购是以质论价,蛋白质越高,意味着奶的质量越好,价钱也就越高。而三聚氰胺可以提高鲜奶的蛋白质含量,但它却不是真正的蛋白质,而是假蛋白和有害蛋白。银桥从来没有松懈过对奶源收购的管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他们最早发现奶农们有人掺假——当时还处在掺假的第一个阶段,即掺的是水、面粉或尿素——银桥就投入了力量来解决和对付这个问题。从奶农提着奶桶到奶厂散交,改为设立奶区、奶点,由签约的代理人给奶厂交奶。而到了21世纪初,则进一步发展出了对奶源基地的一整套科学化管理办法。

    这套管理办法,不用说,费人,费力,费时,费钱。500多人的一支队伍,每年500多万的成本投入,办法也许笨了一些,也许简单了一些,但在目前来说却是最有效的,它让银桥在2008年夏末的“三聚氰胺”事件中经受住了市场考验,也为刘华国和他的企业赢得了“诚实守信”的美誉。

    做企业其实就是做人,刘华国说,做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做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奶品就是人品。三十多年前,当刘华国从部队的大熔炉里回到家乡临潼这片沃土,当26岁的刘华国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心中激荡着一股创业的激情,那个时候,我想,想要改变自己命运,也想要改变家乡面貌和父老乡亲命运的刘华国,想到的不仅仅是要创业,更多的是要做人。用自己的一生一世写好一个“人”字。刘华国努力这样做了,他的企业也努力这样做了。

    这就让我们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银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三 银桥的故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