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银桥的故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华国
当乳制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举国上下热议的话题时,就是在这个时候,无数的普通人就像我一样,开始选择了喝银桥的放心奶,银桥乳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不错,当人们为选择放心的乳制品而思忖再三时,银桥“品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才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据我所知,消费者对银桥的产品更加放心,在紧接着到来的2009年,尤其是这年的春节期间,银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断档。
这种现象的确可以引人深思。
危机中挺立的银桥,在一场来势汹猛的乳品信任危机中不但没有垮下来,反而在这场危机中成了中国乳品业的英雄——有人说,银桥是这场危机中最大的赢家——这话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没有这次三鹿奶粉事件,银桥可能就是虽然著名却很普通的乳品企业,有了三鹿奶粉事件,银桥就不再普通。因为无论如何,它的存在给备受打击的中国乳品业带来了曙光和希望,也给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消费乳品的信心——
那么,银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银桥的掌门人刘华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再问下去就是,为什么对别人是一次灾难而对刘华国和他的银桥企业却是一次机遇?为什么比它强大的三鹿倒下了,而它,却站立得好好的?
这是一个谜。
<er h3">五
据悉,刘华国是我国乳业界唯一获得“诚实守信模范”这一殊荣的企业家。
如果仅仅是一个个人获此殊荣我不惊奇。因为个人的诚实守信相对于企业来讲倒还好做一些,毕竟个人的德行问题完全在于个人的把握之中。
如果仅仅是一个企业家获此殊荣我也不惊奇。因为中国和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家都有资格获得诚实守信的光荣称号,不如此,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说到底,让我能够动心的就是,刘华国是截至目前全国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乳制品企业的企业家。我想,这才是我想要探究刘华国其人与其事的原因。
在陕西,据我所知,不知道银桥的人不多。而知道银桥,并且也知道银桥的“出生地”是临潼的人,也可谓多之又多。陕西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说临潼领导人每年的工作报告中总要强调一条,这就是他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要“一手抓牛,一手抓奶”——奶牛和奶制品对这个县级城市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银桥乳业集团对于临潼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在人们的心目中,行政区划上一直隶属于西安、地理位置上也紧紧毗邻着西安的临潼除了有闻名于世的秦兵马俑、骊山和华清池以外,那就是临潼出了个在西北乃至全国著名的乳品业企业:银桥。
刘华国出生在临潼相桥镇。
银桥乳业集团最早也是从临潼相桥镇走出来的。
据说相桥镇的得名源自北宋宰相寇准曾在此建桥,寇准是一个廉吏,他流传于世的那句著名的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一种精神遗存浸润着这片土地。寇准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一座桥。这就是日后银桥的“桥”字的来历。严格地说,刘华国在刚创业的时候就是一个农民企业家,而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刘华国就是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这样说并不能够准确地描绘出刘华国内在的素质及其精神风貌。于是,我想从他的履历中寻找到能够嵌入他灵魂的一把金钥匙,他的为人,他的做人原则,他的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是什么养育和造就了刘华国,使他成为了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这样一个刘华国。
<er h3">六
我在他的履历表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2007年8月1日,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