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银桥的故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华国
国作为全国八名、陕西省唯一一名特邀优秀复转军人代表出席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刘华国曾经是军人!
部队是一个熔炉,不说它熔炼出来的百分之百的都是优质钢,但就我的人生经验而言,有过当兵经历的人和没有过当兵经历的人的确是很不一样的。我猜想,刘华国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当是他在部队的经历,是这种经历给他的人生打上了“底色”?
不错不错,你说得很不错!没有部队的锻炼我肯定不会做出后来那么多的事情,眼光,魄力,性格,包括做人的原则、准则等等,都是当兵的磨炼所给予我的!
刘华国显然眼睛一亮,很爽朗地笑着,神色有些激动。
我们一见面,他的屁股才刚刚落座,我马上说出了我对他的这种猜测。我觉得,在那一瞬间,我显然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深情:对滋养了他的部队的深情和他对自己这段经历的珍惜与骄傲。我们的交谈从一开始就有些“投机”。刘华国告诉我说,1973年他高中毕业,本想上大学深造,但是那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极其特殊的事情,出了个“白卷英雄”,中国中断了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高等院校不再招生。刘华国说那时候他非常苦闷,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该往何处去?像几乎中国所有的农家孩子一样,他羡慕“吃商品粮户口”——我想在那个时候进城市当个城里人就是这个相桥镇18岁青年的最大理想。当兵就是他的另外一条出路。第一年没有如愿,因为这个文采很好又兢兢业业在相桥公社征兵委员会帮忙的小伙子当地政府舍不得,第二年再舍不得也得舍得了,你总不能耽误人家的一生!刘华国当的是铁道兵,在四川修襄渝线,以后又转战南北修了好几条铁路,是苦,非常苦,架桥梁,打隧道,钻山洞……
刘华国认为这样的部队锻炼让他学会了拼搏,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恒心和毅力,勇往直前,认准的事情绝对会拼到底,绝不轻易言输。这在他后来创办银桥企业的艰难过程中成了他性格中的基点。
还有呢?我问。
刘华国认真的想了一会儿:见识广了。我们一个班十几个人,全都来自五湖四海,一个战士就是一个省,十几个战士就是十几个省,有北京、上海、广州、海南。大家在闲聊中就多了许多全国各地的知识,就像是跑遍了全中国!
见识广了,心就大了。有一句话说,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刘华国在部队的时候心灵已经走出了相桥,走出了临潼,走出了陕西。他不再是相桥镇的刘华国,他把他的舞台放在了全中国。在相桥镇,他们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厂区、如今他们叫做“北厂”的生产大楼的楼顶,我看到了一行巨幅标语:“秦俑牌奶粉从这里走向世界”。据陪同我采访的集团办公室主任李啸林告诉我,标语最早写于楼上的时候有一个“将”字:“将从这里走向世界”,那时,他们还只是地处陕西农村一隅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的乡镇企业,刘华国就敢把这条标语竖在他们的楼顶,许多人看了,笑了,但刘华国不笑。他相信他会把他的企业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他把楼顶上的那个“将”字取掉了,因为,他的确已经打开了走出国门的那一扇门。这一字之差,表现了刘华国当年的雄心和如今的自信。
这是一个心很大的刘华国。
刘华国还不仅心大,他还努力接受着文明和文化的熏陶。他笑着告诉我,当兵的时候他就跟着战友学说普通话,他还接受了那时候只有城里人才穿的皮鞋。等这个会说普通话和穿一双锃亮黑皮鞋的小伙子五年后再回到相桥镇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形象到气质到内心世界,他都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刘华国。刘华国穿着他的皮鞋走在村里的土路上,立即引来了村里人的一片笑声,人们没见过,也看不惯,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