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五 “5·12”大地震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邱光华
一带飞行极其困难,地面与飞机常一时联系不上。我想爸爸的飞行技术是最高的,不会有啥问题。但毕竟我担心爸爸会不会有什么意外,便在两点48分时打他手机,回音是‘不在服务区’。又过十分钟后,我又打,回音是:‘你拨打的手机已关机。’这个回音令我心头一惊,因为我知道真的与爸爸失去联系了。但当时确实并没有慌,我赶忙在爸爸的床头找他的手机充电器。爸爸有个毛病,他平时充完电肯定随手将充电器胡乱一扔。我想找充电器是想证明他今天有没有充电。如果找不到充电器,那他就可能没有充电,如果充电器就扔在床头什么的,那证明他是充电了。假如充了电,手机现在是关的,就可能真的情况不妙了。我当时想,希望找不到他的充电器,这样证明有可能爸这一天就没充电……充电器真的没有找到。我好像松了一口气,也连忙安慰我妈。可我妈已经非常紧张和敏感地抹起了眼泪。我连忙劝她‘没事。没事’。我妈毕竟也是过来人,她同样与我一样相信爸的飞行技术。所以我们当时都坚信我爸是不会出什么事的,只是一时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而当时灾区几乎啥都不通畅,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我和妈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我的爸爸与我们永别了……”

    妻子李弟燕更不会相信自己的丈夫会突然离她而去。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因为多少年来她从来是为自己的丈夫的飞行技术和人品所自豪的。他是世界上最棒的飞行员,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

    大地震发生后,她去过丈夫部队三次,第一次是14号,第二次是20号左右,前两次一切都很正常。“只是觉得他和同志们挺辛苦,休息的地方很脏乱。我是家属,自然看到这个样会留下来帮他洗洗衣服,整理整理杂乱的东西。31日那天早晨起来,我好像觉得该去部队再看看他和儿子了,便吃过早饭往陆航团赶。先见了儿子。中午跟光华见了一面。他这个人平时就话不多,这一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前后也就二十多分钟。一边吃,一边说着抢救灾民的事。我看他很累的样子,便说:有啥问题?要注意安全啊!他端着饭碗,朝我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没啥。不会有安全问题的’。这是我们夫妻几十年的最后一次对话。不一会儿他走了,像平常一样走得很自然。我是当天晚饭时听说他的飞机没有飞回来,虽然当时也很担心,可绝没有想到他会出事,因为我相信他的技术。跟着他二三十年了,啥惊险的事都经历过,每一次他都平平安安回到我身边的。这一次我也相信他会回来的,可……”李弟燕有些哽咽起来。

    5月31日晚,李弟燕从部队回到成都城里的家中,她在等待丈夫的消息,因此彻夜未眠。她的脑海里尽是丈夫邱光华和她风雨几十年的一幕幕景象……

    什么时候与他第一次见面的?什么时候见他、见飞机的?

    嗯——李弟燕想起来了:

    第一次近距离见到真正的直升机,还是在刚认识邱光华的时候。她和女友结伴,到位于成都北郊的凤凰山机场看邱光华。头一眼看见那个草绿色的插着两个铁片片的铁疙瘩,她觉得不可思议:这个铁坨坨也能飞起来吗?

    是邱光华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娇小的成都姑娘,他指着直升机的不同部位当起了解说员:这是机舱,飞机装人装东西的地方;这是驾驶舱,我就是坐在这里操纵飞机;这是旋翼,飞机靠它升空前进;这是尾翼——别看它小,作用可大啦,全靠它抵消旋翼产生的扭力,为飞机提供前进的动力。

    他的眼神那么炽热地说:如果我们成了一家人,我就是这个大的旋翼,你那么小,就是这个尾翼,我们一起飞,谁也离不开谁,我们一起飞回我们羌族山寨,飞遍祖国大地,你知道吗?我们羌族,是祖国56个民族中唯一生活在彩云之上的民族。

    哪个姑娘经得起这样的爱情攻势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五 “5·12”大地震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邱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