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五 “5·12”大地震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邱光华
,担心的是丈夫和儿子都在一线战斗,若有闪失,这不等于天塌下来了吗?

    没事,回去吧。邱光华还是平常那个样。

    之后的日子,邱光华一天比一天紧张地投入战斗。抗震救灾的激战让邱家三口忙得连打手机的空隙都没有。

    5月26日,邱光华驾机进汶川运送伤员。险峻的地面,峡谷仅百余米宽,5道高压线依次挡在下降的航线上。由于山体滑坡河水上涨,原本的河滩变成了一片沼泽,找不到一处可供降落的地方。看到人们跟着直升机跑动,挥舞着各种颜色的衣服,邱光华很是着急。他一次又一次下降,又一次次拉起,在空中盘旋30多分钟,悬停下降11次后,终于穿过电线网强行降了下去。事后他说:“伤员在下面,我们冒死也得下去。”

    突进汶川、飞赴青川、飞过茂县,邱光华和战友们一次次穿越生死极限,一次次把党的温暖和生的希望送到灾区。这一次,雄鹰留在了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空,永远地飞翔没能带出平安的纸条……“有一天,我到爸爸那里,看到他和机组带回来的纸条足足有一两尺高,都是灾民们让带回的。”儿子邱锋说:“其实我外公一家也在灾区,可爸爸根本没在我面前说过一句关于姥爷他们到底怎样了。”

    其实,邱光华老家的房屋也已在地震中被毁,年过80岁的父母住进了窝棚——直到地震发生5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这些情况的。震后,邱光华曾多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空投帐篷任务,投送点刚好在他老家附近,直升机悬停时,邱光华第一次清晰地看到自家倒塌的房屋,而他仍然没有落地回家。返回成都后,弟弟打来电话,说拾到了一顶他投送的帐篷,已经给年迈的父母搭好了。没想到,邱光华却严厉地批评了弟弟,并让弟弟立即把帐篷交给当地赈灾点,让给受灾更严重的乡亲。

    5月31日12时,机组接到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2个架次任务,正闭目休息的邱光华一跃而起,直奔战鹰。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驾机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然而,这一次,雄鹰留在了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空,永远地飞翔。怀着对亲人的愧疚,邱光华把大爱写在了蓝天上……

    这一天中午前,邱光华一家三口其实都在机场,并且有过一次最后的小聚,像平常一样的那种小聚。

    邱锋向我们回忆道:“那天中午前我妈从成都来到部队,我就给爸爸打手机,问他有没有时间。爸说什么事,我说妈在机场呢,如果你来得及就过来一家人一起吃顿饭。爸一听妈来了,就说行吧。打这个电话时大约12点20分。隔了20来分钟,爸就过来了,跟我和妈一起吃饭。我看他有些疲倦,身上穿着飞行服也没脱。这是我们一家三口最后一次相聚。妈看爸爸很忙的样子,便关切地问了一声:‘你要注意安全啊!’爸爸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地说:‘安全是不会有问题的。就是任务比较紧张’。我是知道爸爸的技术的,他是全团甚至是全军的优秀飞行员,什么险境对他来说都能对付得了的。爸爸自己也这么说,我心里是非常敬佩的,但确实也掠过一丝不安,毕竟是大地震的抢救任务太重,爸爸一定要千万注意安全。我这话没有说出口,但与妈一起重重地看了他一眼。爸爸似乎看出了我们为他担忧的样子,笑了笑,还想再说什么时,机场塔台的电话响了,让他马上回到飞机上。爸爸又有任务了。爸爸看了我们一眼,便直起身走了。过了一会儿,我打手机给他,问飞哪儿。爸爸告诉说,飞理县。我知道,飞一次理县大约来回两个半小时左右。于是便对爸说:妈在我这儿等你回来!爸只说了一句:好吧。两点四十分左右,有个飞行员回来说我爸爸的飞机不知飞哪儿去了。当时我听了并没有太在意,因为那个时候往映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五 “5·12”大地震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邱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