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七 德行天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宪梁
张莉,曾这样对你评说:我跟周教授搭班子合作已6年啦,他心胸很宽、心地很善、为人很诚、处事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门诊部是阜外医院对外服务的一支窗口团队,周教授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将这支窗口团队打造成“团队人格化、服务人性化”的一支训练有素、兵精将强、百姓认同的队伍。周教授待人很豁达、很包容、很大度;对自己却很严格,也很人性化,跟他在一起合作心情非常愉快,甚至是幸福!你知道周教授为什么能赢得人心吗?除去他的人格人品外,那就是“真实”二字。

    真实——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你可知道它存在的分量、价值和意义?

    门诊部王素琪护士长,曾这样对你评述:周主任在援疆期满回京后,他始终把病人当朋友,在他的眼里,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他都一视同仁,精心救治。他处处为病人着想,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不该检查的不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就不用进口药。对于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百姓们,他时常掏钱给那些经济实在困难的患者看病;我们时常见他给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打车费;有人挂号钱不够时,他会随时献爱心……到现在为止,谁也难说清周教授为这些贫困的百姓们,从他自己腰包里究竟掏出了多少钱!

    周教授,其实你可以有“理由”不去那样做;

    但你周教授却不愿自找“理由”就是这样做!

    门诊部初丽华秘书,曾这样对你评价:像周主任这种高级别的教授,全院只有30多名。这些专家都在二楼坐诊,特需号300元;周主任执意在一楼坐诊,挂号费却按普通专家14元计。他的常规号应该是每天12个,他却经常超倍加号,看到24个或36个甚至更多;我们一般下午5点下班,他一般都是看完加号的病人再下班,待他下班时就已经六七点啦;这时还会时常突然有病人要加号。那次他家里好像也有急事,但病人来啦,说有种药吃得特别好,就想加号开点药。周主任就说,那好,你也别挂号啦,我就给你开点药吧。正因为这样,所以找他看病的人特别多。有个医生开药剂量大了,病人不愿意,但退药又不容易,手续比较周折。为减少麻烦和不影响医生工作,周主任就说,行啦,多余的药钱由我掏啦!这位周主任啊,他对病人真是太好啦。他还常帮病人交检查费,至于人家还不还他,我们不知道——问题是:病人他都不认识就替人家交了钱,并且他也不问、不记病人姓啥名谁家住哪里?每当周主任听到病人因经济困难选择放弃治疗,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心里那种特别的难受劲儿。每当这时,他总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患者……周主任一心为病人排忧解难的事例,实在太多太多啦!谁也记不清周教授到底帮助了多少病人、给患者代垫了多少钱。我常想,雷锋在哪儿?雷锋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周教授,其实你可以有“理由”不去那样选择;

    但你周教授却不愿自找“理由”就是这样选择!

    你的学生罗芳博士,曾这样对你评议:周老师的医德医风特别好,对待病人真的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周老师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患者看病实在不容易!他常跟我们讲述他的导师邵教授对学生如何严格、严谨、严厉的故事。几年前,周老师和阜外医院的惠汝太教授一起在革命老区大别山——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建立高血压病临床科研基地,免费普查信阳市平桥区8个乡50~75岁农民12000多人,其中6000多人患高血压病。近年来,老师经常带领研究生们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免费看病,从而避免了许多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的发生;他还常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带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疗专家到国家级贫困县及革命老区井冈山、宝塔山、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七 德行天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