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德行天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宪梁
等地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义务为当地群众看病,宣传健康知识,用自己的工资为贫困的乡亲们购买药品,免费发放;每到一地,他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在援疆的半年中,“医疗大篷车”接诊患者就达6000多人次。目前他还承担着国家“97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他获得过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1部、参加专著编写8部;发表论文30余篇;同时还担任《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委、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会第四届理事等职。
人们常说,我们敬慕谁首先是因为他的人品。但凡一个好人——
一位人们热爱的人物,其品德可分为公德与私德:公德是他履行其职责时的底线和原则;私德是其作为普通人的道德修养——由此便可充满了人格的魅力及人性的光辉。
一位身价数十亿的陈老板,曾这样对你评论:我与周教授是老朋友啦!我之所以跟他交往很深,是因为我看中了周教授的人格美、人品美、人性美——他身上的这些东西,比钱值钱啊!
我们的民族,历史上就不是一个缺少“性格”的民族;当下我们的民族,就更不该是一个缺少“性格”的民族。而作为民族一员的我们,不能仅仅一味作秀般地展示“风格”和“风彩”;重要的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责任是什么?世上有许多事情你并非一定喜欢做,但你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丑承璋,曾这样对你评价:周教授在社会上是位知名人物,但他综合素质好、心态好;他的工作重点和着眼点始终是放在病人身上。来阜外医院门诊的患者有个特点: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但不论是谁,他能做到一视同仁、视病人为亲人。1985年建院时,门诊部每天按接待患者250人的流量设计的;但后来“现代文明病”出现高发期,近10年来老龄化社会发展很快,再加上工作压力增大等诸多原因,我国心血管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人来诊治时,病情已非常严重。现在每天的门急诊接诊量近2000人次;日流动量5000人左右。如何服务病人、尽可能不让病人有意见?周教授和门诊部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第一,实行敞开挂号制度,使就医的患者当天能挂上号;挂上号的患者当天能看上病。为把此项制度落到实处,医院增加出诊专家人数、加号;为此医院的许多专家常常加班加点。
第二,为就医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咨询服务,年轻的导医服务人员,胸前佩戴“请问我”,为就医患者提供全程优质导医和咨询服务。开展门诊就医流程改造,采取挂号、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增加挂号、收费服务窗口,缩短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门诊检查科室加班加点,尽快出检查报告,以方便患者就医。
第三,开设集中检查预约、结果查询窗口,简化就医环节。制作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出诊医师专业简介,方便患者选择医生;为提高门诊整体医疗水平,防止漏诊及误诊,避免医疗纠纷等,开设了内外科会诊中心,实行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用电脑书写病历、开处方和各种检查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第四,制作常用心血管药物价格一览表,把同类效能药品但不同的价格标示出来,让出诊医师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第五,搭建门诊学术交流平台。每周三中午,请院内外的著名专家给各级门诊出诊医师讲授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新进展;提高长期在门诊出诊医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第六,开设特色门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