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德行天下——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周宪梁
……
这——难道没有你周教授父辈的基因、母亲的遗传、导师的大爱、阜外的精魂?
人民群众敬你爱你。他们说你有党格、有品格、有人格,有医德、有品德、有美德;说你医术高、名声响、人缘好,不欺民、不骗民、不压民;只亲民、敬民、爱民、为民办事……说你是共产党的“原装”干部(医生),没受到一点儿七零八碎的污染。于是人民群众近1000万人踊跃投票,自发地选你为“全国道德模范”。
同事领导夸你赞你。他们说你学历高、医术高、素质高,人正、心正、路子正;说你不浮躁、不折腾、不傲气,真情、真爱又真实;说你对医学、医术、医风等有许多学术层面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主张。于是你连续多年获得阜外医院、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你用自己的具体行为,践行着一名党员医生的“神圣职责”——
其实,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带头唱响时代金曲,还应理直气壮地“自找理由”高高地擎起一面鲜亮的“德行”旗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其实,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不仅在医学专业层面上要“知生理、通药理、明机理、懂原理”;在社会层面上还应“知心理、通情理、明事理、懂道理”;在工作层面上还该“知管理、通治理、明真理、懂哲理”……
尽管我们承认,道德也许不是“救世主”;尽管我们也知道,欲使社会清明安宁或许是一个全方位且繁杂、漫长的系统工程:精神、信念、教育、制度乃至体制……但,被我们一时疏乎而缺失、丢失的这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德行”,委实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性格不可或缺的精神“支点”!
我们呼唤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的建立。
我们期盼一个坚挺的“民族性格”的张扬。
你——周教授不信浮躁,只信真情。你总认为人间只要有真情,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安宁、少了一份灾难;多了一份恩情、少了一份怨艾;多了一份晴朗、少了一份阴沉……
为寻访你——周宪梁教授的足迹和你心中那片宁静的绿洲,当我带着感奋的心境走进你的时候,方感悟出你这位共产党人的心中涌动着阵阵春风、盛开着簇簇百花、高挂着暖暖的艳阳、融化着皑皑的冰雪……
许久,我终于领悟到你心中那美丽的“四季”已构成道道亮丽的风景。但你在心里从未积存冷漠的冰雪;你也有喜怒哀乐,但你从未因自己心绪的不佳而诅咒美丽的春天!
你坚信:我们每一位国家公务员、执法者……包括医生在内的每位共产党员,只要一切为了让人民满意,干事不混事——在态度上敬民,要诚心诚意,不是无情无义;在感情上爱民,要真心实意,不是虚情假意;在行为上为民,要全心全意,不是三心二意……这样,“为人民服务”就不再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道德就会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中国百姓们的心就能找到精神家园;而领导者的威望也就会越来越高;党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好;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就会越办越多、越办越好;人民群众就越能找到生活的希冀、做人的尊严……
百姓心里有杆秤——能称出你共产党员的分量。
百姓眼里有把尺——能丈量你医务人员的身高。
百姓口里有座碑——能塑出你人格人品的形象。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如果我们冷淡了人民,人民没有理由不冷漠我们!
公道,自在人心。
公德,自在人行。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关于道德,先哲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明确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