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八 一个人的邮路——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尼玛拉木
家公司邮购漂亮衣服。她说:“我什么时候来,拉木姐姐都给我办业务。我把东西交给她办,从来都没有出过问题,我相信她。姐姐这个人特别好,现在我们都成朋友了。”

    尼玛拉木不仅自己一心扑在邮政工作中,还把一家子都变成了自己工作的好帮手。有一次,拉木和老公开车带着儿子去西当村和斯农村送邮件,由于头天下过大雨,快到西当小学时才发现路断了,可还有七八公里路,怎么办?拉木和老公只有下车,把满车的邮件卸下来,背的背、扛的扛、拎的拎,一路步行把邮件一件不落地送到了学校。一路上,孩子走不动,哇哇大哭,拉木又要忙赶路又要忙哄儿子,七八公里的路走了三四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老师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疲惫的模样,赶忙迎上来帮他们拎东西。老师们感动地说:“路断了,你们是怎么上来的呀?送来的东西正是孩子们最缺的课外书籍,我们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er h3">六

    尼玛拉木如今早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人物了。

    荣誉,对于长年在一个人的邮路上行走的尼玛拉木来说,是另一场考验。

    荣誉会带来热闹,会带来诱惑:荣誉正好是寂寞的另一极。

    而尼玛拉木完全经受住了这场考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她填写这份答卷,到如今,已经花了6年时间。

    要追溯这场考试的起点,得从2004年那个夏天说起。那年夏天,国家邮政局为纪念世界邮政日,组织多家媒体进行摄影报道活动。云南作为西部邮政普遍服务的典型,列入了宣传邮路之一。根据掌握的素材,他们最初准备聚焦的焦点是德钦县靠近西藏的另一名乡女投递员。采访队伍已经出发了,滇藏214国道云南境内路段却发生大面积塌方。采访组临时调整方向,他们来到了白马雪山脚下的云岭乡,找到老所长桑称和尼玛拉木。于是,尼玛拉木身挎邮包在澜沧江上过溜索送邮件的照片,成为了《感动国人的中国邮路》的封面照,尼玛拉木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

    那确实是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照片上,着红衣挎绿邮包的尼玛拉木命悬一线,从钢索上急速滑行而来,身下是湍急江流,让人看了无不为她捏一把汗。在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这样的邮路、这样的邮递员,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灵魂的震撼。人们最初对尼玛拉木的关注,正是从这张照片开始的。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当初参与摄影报道的老记们没有一个不感到庆幸——他们庆幸那一次的临时调头,庆幸在澜沧江峡谷里遇到了尼玛拉木。因为后来的采访,让他们知道了许多照片不能反映出来的更生动更感人的故事。尼玛拉木的故事被媒体放大了,尼玛拉木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从2004年到2010年,时间过去了整整6年。6年里,尼玛拉木先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和表彰。2004年荣获“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并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提名;2008年当选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先锋奖章”、首届云南“十大女杰”、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并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这些荣誉称号我很难在此全面统计。但是就从上述所列举的荣誉中,可以看见在6年里,她无数次地热闹过,又无数次地归于寂寞。我知道,有些先进典型,经历这样的事情一两次,就很难把持。而尼玛拉木却是在漫长的6年时间里,一次次往返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三八 一个人的邮路——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尼玛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