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 走过昆仑——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姜万富
邻居。”姜万富在院门安装了一个醒目的红色门铃。
门铃声响,姜万富立马起身出诊,牧民心里,琼都乎多尔姜的红门铃,月亮一个样明在心里。琼都乎多尔姜家的门铃声,就是他们的福音。
“叮铃,叮铃……”二牧场唯一的门铃声响了,叶城县柯克亚乡牧民阿拉洪·买买提一把拉住了姜万富的手:“琼都乎多尔姜,救命呀,我的爸爸和老婆快不行啦……”姜万富赶紧到卫生院,见病人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诊断是误食农药“敌敌畏”中毒,立即实施抢救。天亮时,阿拉洪·买买提的老婆睁开了眼睛,又过了一会儿,爸爸也睁开了眼睛。阿拉洪·买买提紧紧扯着姜万富的衣襟,不停念叨着“琼都乎多尔姜,琼都乎多尔姜……”
从医43年,不管风天还是雪天,无论白日还是深夜,病人的信息就是姜万富出诊的命令。他说:“谁让我是他们的琼都乎多尔姜呢。”
2009年6月一个深夜,姜万富家的门铃又响了,牧工肉孜·伊布拉因感觉心脏难受,打着手电从6连来找琼都乎多尔姜,姜万富给老人量血压、听诊,给老人服了药。等老人说“不难受了”,姜万富才说:“老人家呀,你80多了,让女儿喊我,我就去了,路这么远,又是夜里,心脏不舒服更不能多动呀。”肉孜·伊布拉因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转:“老伴也不舒服,女儿照顾着她妈妈呢。你也忙了一天了,再往我家跑,我心里过意不去。”
一听老人的老伴也不舒服,姜万富拿起药箱和老人一起去他家。肉孜·伊布拉因老人说:“琼都乎多尔姜医术好,人好,我们的好医生……他快要退休了,我们真是舍不得呀……”
冬季的深夜,急诊病人往往最多。一夜两三例急诊是常有的事。琼都乎多尔姜也不是神仙,有时候自己也病着,甚至比求诊的病人病得还重,也得爬起来走进风雪夜,诠释着医生的天职。
43年昆仑路,琼都乎多尔姜深夜出诊3500多人次……
这不,门铃又响了。维吾尔族产妇吐尔逊·艾依提临产,孩子出生了,却不见胎盘。6个小时过去了,突然出现大出血。产妇的丈夫深夜敲门,求助琼都乎多尔姜。
产妇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血水浸透了她身下的毡毯,血压只有40/10mmhG。凭多年的临床经验,姜万富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实施抢救,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产妇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这一夜,姜万富守护在吐尔逊·艾依提的病床边,第二天凌晨6点多,产妇的血压升到80/50mmhG。姜万富这才对吐尔逊·艾依提的母亲说:“好了,你们的女儿脱离危险了,多增加营养,很快就康复了。”吐尔逊·艾依提的母亲流着热泪说:“胡大呀,我的两个娃娃救下啦!琼都乎多尔姜,我们的救命大恩人,胡大呀,你赐福给这个好人吧。”
二牧场距喀什市320公里,离县城叶城也有60多公里,散布在昆仑山麓的放牧点,平均海拔3000多公尺,氧气稀薄,生孩子是让女人恐惧的一关,曾有多少悲痛留在草原?琼都乎多尔姜来后,草原的这些痛苦渐渐退往记忆深处。
维吾尔族的习俗,别说让男人接生了,第一胎是要回娘家生产的。尤其是在天高地远的山区。但是,因为难产失去了多少妻子?又丢了多少孩子?没办法,要保大人,还要孩子,只能求助医生。何况是他们信任的琼都乎多尔姜。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习俗也就渐渐有了新的内容。现在,孕产期检查,来卫生院生产,在昆仑山区已经很普遍了。
二连牧业点送来一位维吾尔女职工。她突然腹部剧痛,随后就昏迷了。家人要求卫生员找琼都乎多尔姜万富救命。
姜万富诊断女职工是“宫外孕破裂”,必须立即手术。当时,二牧场卫生院不具备手术条件,硬上手术风险太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