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彩和谐发展篇
地、健康地、越来越好地富裕下去。这就是我吴仁宝一生的追求和愿望。”
有道是,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次先进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是先进。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始终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心里装着群众,胜不骄,败不馁,带领人民群众走上富裕,让已经富裕的人不忘本的同时,一方面朝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现更美好的幸福富裕生活,另一方面去力所能及地为实现“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社会主义大目标贡献力量。吴仁宝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很好地诠释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这一崇高信仰,同时带领华西人民在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无私地奉献着。
过去的华西村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如今华西村的版图已经达到34平方公里。人口也由过去的1600来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0多人。“建设大华西,发展富华西”,这是吴仁宝“创富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提升和发展,也是他毕生追求“共同富裕”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可贵探索。
一位长期在华西村进行社会调查的学者有过一段很精彩的概括:
共同富裕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美好理想。可沧桑变,乾坤转,一次次社会形态嬗变,一次次生产关系变革,都未能使这一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公社”和“皇后林新村”,无论理论的还是实践的,都在无可奈何中坍塌了!于是恩格斯大声疾呼:“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历史将实现共同富裕的大任降在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身上!吴仁宝高擎共同富裕的旗帜,从华西走向邻村,从东部走向西部。他用行动在这面旗帜下写下了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须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要先富帮后富,共同富就得讲求和谐科学富等鲜明的观点,将其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华西村已经开始富裕起来时,吴仁宝就教育自己的干部和村民时刻不要忘记把幸福的阳光与温暖播洒到周边的左邻右舍,而这也是他在近十年间忠实履行“执政为民”和追求“共同富裕”的一种新境界、新视野的实践过程。
吴蕴芳,现今的大华西村民,以前她是紧挨华西的前进村村民。“我们村上的人有句流行语,叫做‘儿好女好,不如华西好。’前进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与华西村同属一个大队,那时吴仁宝也是我们的书记,后来行政分家,我们就成为独立的前进村。可前进村不‘前进’,1988年时华西已成‘亿元村’了,我们村到年底时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还倒欠村民6万元。记得那天外面下着雨雪,刮着寒风,我们村上的干部在村委办公室里愁着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华西村的吴仁宝书记来了,他带着10万元现金对我们说:先把欠村民的债还了,再把年过了。当时我们前进村的干部们真的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是好。更让我们感到意想不到的是,老书记吴仁宝当场拍板,说要帮我们建厂。‘我们华西出500万元投资款,赔了是我们华西的,赚了是你们前进村的!怎么样?干不干?’老书记拍着我们村的支书这样说。这么好的事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嘛!再不干、再不好好干,我们还有什么脸面挨着华西村?就这样,我们前进村在吴仁宝老书记和华西村的无私支持下,化工厂于翌年元月正式投产,当年就净赚50多万元,三四年后利税已能达到四五百万元,也开始渐渐走向富裕。”
与前进村情况相近,华明、三余巷村也在那些年里得到吴仁宝和华西村的全力支持,开始在较短时间内摆脱贫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