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二、一部传奇,一部史诗,一部经典
2009年5月程贤章飞赴四川都江堰地震灾区考察、约稿算起,原本计划3年完成的工程,结果只用了1年时间,到2010年5月,200万字宏大工程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正如程贤章所说的:这真是“不可思议”!

    治水伟业,功在千秋。2010年7月3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首发式暨研讨会”。会上,许多政界知名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大家都为中国能有一部治水史诗而欢欣鼓舞,认为这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经典性的史诗,而且开辟了中国水利题材的先河,在当代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总策划、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钦欢,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及程贤章等在会上都作了发言。

    程贤章感慨地说:“这本书成功出版,我的感受可谓百感交集。假如当时没有杨总力挺和亲力亲为,能一年完成200万字巨著吗?”

    作为作家出版社社长的何建明说:“编这样的鸿篇巨制,动员那么多全国第一线作家参与,连中国作协也未必能在那么短时间完成。这是一部很值得重视的巨作。”何建明还充满期待说:“的编辑出版不会是一个句号,而是梅州‘水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起点。”

    杨钦欢用“上善若水”这句话来概括,认为通过的创作,让作家们真的心领神会了。他最后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我愿用这两句诗,为再现华夏民族治水英雄史写下不朽华章的中国优秀作家感恩致敬。”

    <er h3">六

    以往治水的记载,多是零星的史学描述,或随笔札记,缺乏史实与文学交融的作品,缺乏一脉贯通的系统性,更缺乏从更高层次上的整体思维构架。的出版,迥异于以往历史的平铺直叙的描述,作家们以史料为基础,用文学之笔,去发现,去探索,去描绘,去感触,去思索,去体会中国几千年波澜壮阔的治水历史。因文学而长出飞翔的翅膀,既贴着地面,又腾空高飞,同时赋予人们想象的宽阔空间。

    是宏大的治水巨著。全书分为黄淮、长江、珠江、海河、松辽、西部、东南及其他七卷,记述了中国所有大的江河水系和部分重要地方水域治水历史,以及都江堰、灵渠、坎儿井和三峡工程等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如此大规模地、近乎全景式地反映中国历史上宏伟的治水工程,可以说是中国治水史上的首创,给中国治水工程涂抹上浓重的色彩。这是本书的重要特色。

    在许多著名作家描述中国治水史的文学作品中,从先贤大禹,到李冰父子;从隋炀帝,到曹瑾、王炽等。作家们拨开历史封尘的记忆,追思过往的激情岁月,往事如烟,那些人事,那些往事,那些苦难,那些细节,虽然岁月流逝,江山易帜,沧海桑田,人事变迁,似乎一切“俱往矣”,但在作家们的笔下,流逝的岁月却永远铭刻着治水者的艰辛与付出,铭记着壮丽山河的绚丽诗篇!

    抚今忆昔,感慨万千。时间在记忆,茫茫苍山,浩浩江河,历史也在翻阅水利年轮,检视奔腾江河给人类驯服后带来的奇迹。在近代、当代的治水伟业中,作家们以有力而浓重的笔墨,描绘了几代伟人的形象: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参与新中国治水的文臣武将,他们胸怀大略,治国治水,指点江山,挥洒自如,为国家民族,为大好河山,为安邦富国,作家们作了生动自然的描述,写下了一曲曲永世难忘的壮丽诗篇。

    不仅如此,在这部书的篇章中,还有着浓重的文学色彩,让人感到真实自然,雄浑有力。作品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有深刻的时代反思;既有不同时代的烙印,又有当代治水的鲜明特征;不仅有广为人知的著名治水事件、著名治水人物的全新的诠释,而且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目录 > 二二、一部传奇,一部史诗,一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