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战告捷,令张之洞刮目相看
得起来。”杨度有意缓一步亮出自己的绝招。
“足下不理财,不知银钱之难。三百万两银子的股本,湘、鄂、粤眼下一时筹不起来呀!”张之洞从软躺椅上站起,在厚厚的毡毯上缓缓踱步。
杨度看在眼里,暗暗钦佩湘绮师的先见之明。“老大人,三百万两平均摊开,湖南分一百万。从三省财力来说,湖南最贫穷,若湖南能拿出一百万,鄂、粤两省也应该拿得出。”
“不错,湖南若拿得出,湖北、广东也理应拿得出,只是湖南绝对拿不出一百万两银子来的呀!”张之洞走了几步,觉得累,又坐到软躺椅上。
“假若拿得出来呢?”
“假若湖南拿得出一百万,我就敢出头把这件事揽过来。”对于将粤汉铁路收回自办一事,湖广总督早在心里有所考虑,也与幕僚们商量多时,只是因为银钱缺乏,一直不敢说硬话。
“老大人,我到武昌来之前,已经为您筹到了一百万银子。”
“是在湖南筹的?”张之洞大吃一惊。
“全部从湖南筹的。”杨度得意地将一叠纸掏出来。“老大人请过目,这是湖南一批乡绅们为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自愿集的股。”
张之洞接过,看那纸上写着一长串名字,最下面有个合计:一百零一万三千二百两整。
“靠得住吗?”
“完全靠得住!”杨度说,“他们或是发了财的公司董事长,或是湘军将领中的殷实后裔,说话都是算数的。只要老大人出头,代表粤汉铁路公司将与美国的合约一废除,他们就立即把银子拿出来,做新公司的股东。”
“好!”张之洞赞扬杨度,“足下办了一件很好的实事,老夫一向以为国为民办实事自励,过去芦汉铁路由比利时人包办,老夫就很不服气,常想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铁路,为什么要让洋人来修筑,我们就这样没用吗?这次粤汉铁路,朝野都有收回自办的议论。海外留学生不在位都有如此强烈的爱国之心,老夫身为国家大臣,岂能落在年轻人的后面!足下可以对他们说,粤汉铁路是一定要从洋人手里收回来的,只是此事牵涉面很大,尚须作许多周旋,总在这个把月内就可以见分晓了。”
杨度起身,激动地说:“老大人一片忠心为国为民,普天下共仰,湘、鄂、粤三省人民更是将感恩不尽。老大人事多,我就此告辞了。”
张之洞凝望着这位海外留学生的全权代表,一种历史责任感顿上心头。他颇带感情地说:“足下再坐一会,老夫尚有几句话要对你说。”
“请老大人赐教。”杨度坐下。
“皙子先生。”张之洞换了一种称呼,显然比“足下”两字的分量来得重。“老夫今年六十八岁了,从二十六岁入翰苑以来,整整在宦海浮沉了四十二载。从涉入仕途那一天起,老夫就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好官,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好事,从京官到晋抚到粤督再到湖督,自认为未负初衷。但是几十年来,外人侵凌,国事日非,就是老夫治下,亦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事实教训了老夫,国家要强盛,百姓要富裕,朝廷非变法不可。为此,老夫联合江督刘岘庄给老佛爷上变法三疏,劝老佛爷因势利导,变祖宗之成法,效泰西之新政,所幸老佛爷都采纳了。只要从上到下都认真执行朝廷的变法诏令,国家还是有希望的。近日驻法使臣孙宝琦、驻英使臣汪大夔等都向朝廷提出了不少有关新政方面的具体建议,估计老佛爷亦会接受。老夫将这些朝政大事告诉你,其目的是希望你知道,国家马上会有一番大的举措,一番大的改变,要将它付之实现,需要大批的人才,尤其需要杰出的人才。足下身为留学生领袖,又专攻各国法律,研究日本宪政,正是适合当今时势发展的难得人才。足下这次办理粤汉铁路一事,不仅能从法律上探讨挫败洋人保卫国权的根据,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