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王闿运为进京做官的弟子准备了两份特殊礼品
你说的第一点,还有第二点。”

    杨度聚精会神地望着先生,他要把帝王之学的精奥之处一一牢记。

    “皙子,多年前在东洲书院明杏斋里,我跟你讲的帝王之学,你还记得吗?”

    “你这次奉旨以四品京堂衔进京,按理说是君恩深重,你应当竭尽全力以报答。不过,我要对你说句大实话,也是我一生的观察所得,那就是满人气数已尽,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都不值得对他们效忠。”

    “在徐州分手时,曾文正送我一首五言诗,长达三十六句。不是应酬,句句发自肺腑。以他当时身体之差,事务之忙,苦心吟出这篇长诗来,不能不使我感佩。没有想到,这首诗竟成了他一生诗词的绝笔。曾文正这个人,自然有他的不足之处,但他的长处,却是万千人所不及的!”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往年的一件趣事来。

    杨度捧着信封忙走进重子的书房,王闿运喜滋滋地起身迎上前去,笑着说:“真凑巧,让老夫赶上这个喜事了。”又问,“圣旨拜读了吗,怎么下的?”

    王闿运端起铜水烟壶,点燃了一袋烟。他并没有立即回答学生的提问,嘴里咕噜噜地响着,似乎在全神贯注地品尝水烟给他带来的乐趣。一袋抽完了,他将烟杆抽出,把烟灰磕掉,又从花布绣包里拈出一个金黄色的烟丝球,装进烟杆顶端凹处,然后吹燃纸捻,重新眯起眼睛,神游于烟雾之中。知道老师在认真思考,杨度也摸出一根酱色雪茄,划燃洋火,从从容容地抽起来,头顶上立刻盘旋着一圈接一圈淡青色烟雾。

    这是王闿运的最大特色,一说起曾文正、左文襄来,就气足神旺,滔滔不绝。杨度也很乐意听。

    “曾文正说,我们好多年没有见面了,见一次不容易,但我又不能终日和你谈话。这样吧,委屈你住在我们船上,和我一起到徐州去,一路上我们可以尽兴地谈。我很感激他的真诚,住到了他的船上。我们一直谈了二十个夜晚,到了徐州后我再换船南下。以曾文正当时的地位声望,能对我这样礼遇,真是令天下读书人艳羡,我倒不以为然。我和他之间,本是二十年的朋友关系,岂能以世俗的爵禄地位来衡量?”

    “当然,精彩之处也是很难表达的。”王闿运端起书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语气放得和缓了。“这一点,古代智者早已看出。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所以他视包括六经在内的所有著述都是前人的糟粕,而精彩处是无法言传的。比如斫轮之老翁,其数存之于心而口不能言其巧,所能言者乃规矩也。苏东坡也多次说过,他对古今许多微妙道理都懂,但只能了之于心而不能达之于口。这些的确是智者之言。人世间凡精彩处都不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只能靠心去揣摩去领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所归纳的四句话是可以的,精彩之处,我亦无法表达,暂且加上两个字:‘非常’。将你说的四句话改为:辅非常之人,握非常之机,谋非常之策,建非常之功。一切机奥,一切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的精妙,便都凝聚在这‘非常’二字上。你懂吗?”

    公公今天旅途辛苦,又说了这多话,叔姬知道必定累了,便对公公说:“你老先在重子床上躺一躺,过会儿我来请你老吃晚饭。”

    “皙子,你去京师看袁慰庭有了见面礼,看张香涛的礼物准备了吗?”

    叔姬说:“官场上的人就是这样子,只认纱帽不认人,快莫叫他来,这种官我见不得,见了就恶心!”

    “先生提醒得好!”真是一座充满着学问和阅历的府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谈话之间的一个随便插曲,都这样富有哲理和实用价值。

    杨度读着这段文字,心中甚是欢喜:真不愧为老才子,一篇短短的跋语将意思表达得多么婉转得体,将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度简介 >杨度目录 > 二、王闿运为进京做官的弟子准备了两份特殊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