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部分 处世
个讲究倒有道理,洗澡有浴衣。斋戒的时候不跟妻妾同房,孔子早就离了婚,也没有听说他纳过妾,所以这一点孔子不用做就做到了。

    有钱可以穿名牌,钱少可以在换季大甩卖的时候去买衣服。平时吃海鲜太多,也可以吃点素的。

    18.16(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总的来说,孔老师的财力还是不错的。

    地沟油不吃、三聚氰胺奶粉不喝、转基因食品不吃、瘦肉精猪肉不吃。可是,防不胜防啊,要是活在现在,孔老师估计就没有活路了。

    18.17(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祭祀通常都在秋冬季节,因此祭肉可以放三天,要是夏天,放一天就坏了。

    肉要放冰箱里,坏了就不能要了。

    18.18(10.10)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是对的,饭桌上说话,唾沫星子乱飞,不雅观而且不卫生。

    如果是朋友们一起吃饭,不说话就很没意思。说起来,还是西方的做法比较好,就是分餐制,说话也不会把自己的吐沫飞到别人的盘子里。所以,吃饭说话没关系,关键是不要把脑袋伸到桌子上,不要大喊大叫,能分餐制就最好了。睡觉的时候说话也不好,不过偶尔说几句也没有什么。

    18.19(10.11)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西方人吃饭之前也要感谢上帝,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现在该感谢谁呢?

    18.20(10.12)

    席不正,不坐。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孔老师的讲究比较多,通常,席子不端正,都会把它端正过来。

    屁股正不怕席子歪。

    18.21(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跟乡里人饮酒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孔子尊老敬老,凡事以老人为先。国外是女士先行,孔子那时候不跟女士喝酒。

    尊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18.22(10.14)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家庙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怕鬼们惊扰了祖先,孔子站在家庙门口进行保护,真是想得周到。孔子在鲁国有家庙吗?分析一下。

    当初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在宋国被杀,孔父嘉的儿子逃亡到了鲁国。按照当时的政治避难国际规则,政治避难者享受比原在国低一级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论语简介 >说论语目录 > 第十八部分 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