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做水
望你仿照“四书”写文之章,这个建议很是中肯,你要诚恳。我考虑到你庚申、辛酉两次参加科举考试,文章也不能太差,成了旁人的笑柄,所以我让你从明年正月开始,每月照“四书”作三篇文章,都附在来信中寄到军营来。另外可将你平时所作的诗赋、论策,也一并寄来。
字不同者,余忘之。凡经文版本不合者,阮氏校勘记最详(阮刻《十三经注疏》,今年六月在岳州寄回一部,每卷之末皆附校勘记,《皇清经解》中亦刻有校勘记,可取阅也)。凡引经不合者,段氏《撰异》最详(段茂堂有《诗经撰异》、《书轻撰异》等著作,俱刻于《皇清经解》中)。尔翻而校对之,则疑者明矣。
字谕纪泽:
余前有信教尔学作赋,尔复禀并未提及。又有信言涵养二字,尔复禀亦未之及。嗣后我信中所论之事,尔宜一一禀复。余于本朝大儒,自顾亭林之外,最好高邮王氏之学。王安国以鼎甲官至尚书,谥文肃,正色立朝;生怀祖先生念孙,经学精卓,生王引之,复以鼎甲官尚书,谥文筒:三代皆好学深思,有汉韦氏、唐颜氏之风。
余自憾学问无成,有愧王文肃公远甚,而望尔辈为怀祖先生,为伯申氏,则梦寐之际,未尝须臾忘也。怀祖先生所著《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家中无之。伯申氏所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皇清经解》内有之。尔可试取一阅。其不知者,写信来问。本朝穷经者,皆精小学,大约不出段、王两家之范围耳。余不一一。
(咸丰八年十二月卅日 公元1859年2月2日)
字谕纪泽儿:
我以前写信教你学作赋,你回信中没有提到。我又写信讲涵养二字,你回信中也没有提到。以后我信中议论的事你回信时也要逐一回答。我对本朝大儒,除了顾亭林以外,最喜欢高邮王氏的学问。王安国以科举鼎甲进入仕途,官做故到了尚书,追谥文肃,以严正立于朝廷。他生怀祖先生念孙,念孙对于经学研究精卓,念孙生王引之,引之又以鼎甲入仕,官至尚书,追谥文简。祖孙三代都好学深思,有汉韦氏、唐颜氏的凤范。
我自遗憾学问无所成就,有愧于和王文肃公相差很远,但希望你能成为怀祖先生,成为伯申氏,这是我做梦都没有须臾忘记的事。怀祖先生的著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家里没有。伯申氏的著作《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在《皇清经解》中有,你可以拿出来阅读。有不懂的地方,写信来问我。本朝研究经学的人都对小学很精通,但大约都没有超过段、王两家的水平。其余就不一一列举了。
字谕纪泽儿:
古人解经,有内传,有外传。内传者,本义也;外传者,旁推曲衍,以尽其余义也。孔子系《易》,小象则本义为多,大象则余义为多。孟子说《诗》,亦本子贡之因贫富而悟切磋,子夏之因素绚而悟礼后,亦证余义处为多。《韩诗外传》,尽余义也。《左传》说经,亦以余义立言者多。
字谕纪泽: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与纪泽书 公元1856年12月2日)
字谕纪泽儿:
古人解经,有内传,有外传。内传是本义,外传是旁推转衍,以说明本义之外的含义。孔子解《易》,小象是以本义为主,大象是以余义为主。孟子说《诗》,也是以子贡因贫富而领会切磋、子夏因朴素和绚丽而领会礼法为本义,论证余义之处也很多。《韩诗外传》全部都是余义。《左传》说经,也以余义立言的比较多。
《尔雅》是最早的类书
字谕纪泽:
其惬意者,则以朱笔识出;其怀疑者,则以另册写一小条,或多为辨论,或著数字,将来疑者渐晰,又记于此条之下,久久渐成卷帙,则自然日进。高邮王怀祖先生父子,经学为本朝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