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善于用墨,能让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
自觉。能合柳、赵为一,此吾之素愿也,不能,则随尔自择一家,但不可见异思迁耳。不特写字宜摹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间架。造句之法,无一句无所本。《左传》之文,多现成句调。扬子云为汉代文宗,而其《太玄》摹《易》,《法言》摹,《方言》摹《尔雅》,《十二箴》摹《虞箴》,《长杨赋》摹《难蜀父老》,《解嘲》摹《客难》,《甘泉赋》摹《大人赋》,《剧秦美新》摹《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摹《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于无篇不摹。
即韩、欧、曾、苏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摹拟,以成体段。尔以后作文作诗赋,均宜心有摹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前信教尔暂不必看《经义述闻》,今尔此信言业看三本,如看得有些滋味,即一直看下去。不为或作或辍,亦是好事。惟《周礼》《仪礼》《大戴礼》《公》《谷》《尔雅》《国语》《太岁考》等卷,尔向来未读过正文者,则王氏《述闻》亦暂可不观也。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与纪泽书 公元1859年4月5日)
字谕纪泽:
信里面有贺丹麓先生的墓志铭,字写得流畅美观,天骨开张,看了觉得很是欣慰。只是间架结构之间有些地方松散,还应当多下点工夫。大体上练习写字只有用笔和结构两个方面。学习用笔,要多看古人的字迹;学习间架结构,要用油纸临摹古人的字帖。这两个方面,都是绝对不能轻易改变的。小儿写影本,肯用功专心的,不过几个月,就会和你临摹的字相似。我从三十岁开始,就已经理解古人用笔的方法,只是在间架结构上还差些功夫,以致使你写字不成体段。一生都想把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只因为间架结构欠缺工夫,有这个志向也难以成功。你以后应当在间架结构上下一番苦工夫,每天用油纸临摹字帖,要么一百字,要么二百字,不到几个月,不知不觉中间架结构就会和古人很相似。能把柳、赵的字合二为一,这就是我一生中的心愿。如果不能实现,就随便你自选一家,但不可见异思迁。不仅写字要临摹古人的间架,就是作文章也要模仿古人的风格和间架。造句的方法,没有一句话无所本。《左传》里的文句,多数是现成的句调。扬子云被称为汉代的文宗,而他的《太玄》模仿《易》,《法言》模仿,《方言》模仿《尔雅》,《十二箴》模仿《虞箴》,《长杨赋》模仿《难蜀父老》,《解嘲》模仿《客难》,《甘泉赋》模仿《大人赋》,《剧秦美新》模仿《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模仿《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乎没有一篇文章不是模仿的。
即使是韩、欧、曾、苏各位文坛巨星的文章,也都有模仿的地方,已成为体裁。你以后做文章作诗赋,都应该用心模仿,间架可自成一体,这样收到的效果比较快,入门也比较便利。前封信教你暂时可不看《经义述闻》,现在你信中说已经看了三本了,如果看得有些兴趣,就可以一直看下去,不时作时停,也是好事。只是《周礼》、《仪礼》、《大戴礼》、《公》、《穀》、《尔雅》、《国语》、《太岁考》等书,你从来没有读过正文的,就是王氏的《述闻》也可以暂时不看。
赵文敏集古今之大成
字谕纪泽儿:
二十二日接尔禀并《书谱叙》,以示李少荃、次青、许仙屏诸公,皆极赞美。云尔钩联顿挫,纯用孙过庭草法,而间架纯用赵法,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动合自然等语,余听之亦欣慰也。
赵文敏集古今之大成,于初唐四家内师虞永兴,而参以钟绍京,因此以上窥二王,下法山谷,此一径也;于中唐师李北海,而参以颜鲁公、徐季海之沉着,此一径也;于晚唐师苏灵芝,此又一径也。
由虞永兴以溯二王及晋六朝诸贤,世所称南派者也;由李北海以溯欧、褚及魏北齐诸贤,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