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假如节距太短,地势太狭促,没有埋伏,没有变化,那就只有队伍整齐、站得坚稳而已。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必须离城远一点,才能随时因地制宜。在平原旷野展开战斗,与在深山穷谷中开仗,那方法是大相同的。离吉安城四十里外,凡是援贼能来的道路,一定命令哨长、队长轮流往该处查看地势,小路小溪,一丘一洼详细看明,各自让他们在弟面前详细陈述,或让他们绘制地图呈上。万一出兵迎战的时候,地区则各哨队都已了然在心。古人即以弄不清道理为虑,又说要明辨学问。我觉得训练兵勇,也需要常讲清道理辩明学问。
(咸丰七年十月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公元1857年12月1日)
余前言弟之职以能战为第一义,爱民第二,联络各营将士各省官绅为第三。今此天暑困人,弟体素弱,如不能兼顾,则将联络一层少为放松,即第二层亦可不必认真,惟能战一层,则刻不可懈。目下壕沟究有几道?其不甚可靠者尚有几段?下次详细见告。九江修濠六道,宽深各二丈,吉安可仿为之否?
弟于恕字颇有工夫,天质胜于阿兄一筹。至于敬字则亦未尝用力,宜从此日致其功,于之九思,《玉藻》之九容,勉强行之,临之以庄,则下自加敬。习惯自然,久久遂成德器,庶不至徒做一场话说,四十五十而无闻也。
史册所载,战事以人多而为害者,不可胜数。近日如抚州万余人卒致败溃,次青本营不足以为根株,为梁柱也;瑞州万余人卒收成功,峙衡一营足以为根株梁柱也。弟对众营立论,虽不必过于轩轾,而心中不可无一定之权衡。
至于说强毅的气质,决不能没有。然而强毅与固执有区别。古语说:能够够战胜自己谓之强。强能克制,强能宽恕,强能行善,都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意思。比如不习惯早起,便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不习惯恭敬,便强迫自己像代死者受祭的人那样坐着,像斋戒那样站着;不习惯劳苦,便强迫自己与士卒同甘共苦,强迫自己勤劳而不倦怠。这便是强。不习惯持之以恒,便强迫自己坚持,始终如一,这便是毅。丢掉强毅而求用一时的意气超过别人,不过是固执罢了。二者相似,但发展下去却有天壤之别。不能不审视,不可不谨慎。
(咸丰七年十月廿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公元1857年12月12日)
沅甫九弟左右:
吉安部队现在的气势很旺盛。军营虽然以人多为好,但有时也会因为人多而成为拖累。凡是军中士气,应该凝聚而不该离散,应该担心危机而不该贪图欢娱。人多了就会贪图欢娱,从而使士气渐渐离散。营垒虽多但可依靠的,只有一两个营;人数虽然众多但可依靠的也只有一两个人。就好像树木那样,树根好树干好而后枝叶能有所依托;就好像房屋那样,柱好梁好之后椽子瓦片才有所依附。现在吉安各营,以我的想法来推断,自然应该把吉安中营和湘军老兵胡、朱等营为根为干、为柱为梁。另外,例如长和营、湘后营、三宝营,虽然向来号称劲旅,也不得不放到枝叶椽瓦之类当中去。如果遇到弱小的敌人,凭着枝叶的茂盛、椽瓦的精美也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当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就得完全依靠根干培得稳定、枉梁立得坚固,绝不能只依靠人数的众多、气势的旺盛。如果根干不稳定,柱粱不坚固,那么一根树枝折断了,众多树叶就会随风飘落,一片瓦坠落了而众椽就会跟着散架。战败了就像山崩,溃退就像河堤决了口,人多了反而会成为负累。
史书上所记载的战争故事,由于人多而成为祸害的例子举不胜举。近段时间比如抚州一万多人最后导致战败,就是由于次青本营不能完全成为根干和柱梁。瑞州万人最后成功,是峙衡一营完全能成为根干和梁柱。弟面对众多将领谈论时虽然用不着分出高下,但是心中不能没有一定的权衡。
来信说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