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盈满之时,不待天平,当预先自平
望自己成为千古罕见难以攀登追赶的人。弟弟总是效法那些立学说或以诗文传世难以追赶超越的人,而将建功的名人中成就稍微低一点的都抹杀了,这就是《孟子·告子》所说的一只金钩不比一车羽毛重,食物比礼节更重要的说法。这怎么行呢?不如就凭借现有的功业为基础,再加上读书养气,遇事谨慎小心,气度宏大,来求得德行取得进步,学说思想也日益醇厚。就像修建房屋,弟弟的功业实在是已有了很大的基础,极好的结构,以后只是再加以装修就行。何必要急急忙忙,茫然好像没有了主意呢?

    星岗公昔年待人,无论贵贱老少,纯是一团和气,独对子孙诸侄,则严肃异常,遇佳时令节,尤为凛不可犯,盖亦具一种收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流于放肆也。

    余于弟营保举银钱军械等事,每每稍示节制,亦犹本“花未全开月末圆”之义;至危迫之际,则救焚拯溺,不复稍有所吝矣。弟意有不满处,皆在此等关头,故将余之襟怀揭出,俾弟释其疑而豁其郁,此关一破,则余兄弟丝毫皆合矣。余不一一,顺问近好。

    山信寄去。

    廿五日接十八日来信,廿六日接廿二夜来信。天保城以无意得之,大慰大慰。此与十一年安庆北门外两小垒相似,若再得宝塔梁子,则火候到矣。

    (咸丰十年九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公元1860年10月23日)

    沅、季弟左右:

    人多口杂,起初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也不知到哪里又停止了。有才能的人,愤恨这种没有根据的怀疑诽谤,但如果仍然不顾忌,诽谤则日益传播;有贤德的人畏惧无缘无故的诽谤,而埋头加强自己的修养,那么诽谤则日益减弱。我愿弟弟们宁可压抑一下自己,不要无所顾忌,我行我素。但愿弟弟们能敬听我的话,手足携手,共御外侮;不希望弟弟们各持己见,在自家之内争个高低,反而忘了外面来的忧患。

    巢县即克,和、含必可得手。以后进攻二浦,望弟主持一切,函告鲍、萧、彭、刘四公。余相隔太远不遥制也。顺问近好。

    (同治三年正月廿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公元1864年3月1日)

    近来认识到天地的规律是刚柔互用的,两个都不能偏废,太柔了会顺风倒下,太刚了又会铿然折断。刚强的意思不是暴虐,而是坚强;柔弱的意思不是卑微软弱,而是谦逊退让。为公家做事情,要坚强;追名逐利的事,要谦逊退让。开创家业时要坚强;守成时要谦逊退让。出去和别人交涉处理事务要坚强;回到家里和妻妾享受时,应当谦逊退让。如果一边建功立业,威名远扬;一边购田置屋,贪图舒适,这两方面都有盈满的迹象,没有一点谦逊退让的意思,那么肯定不会长久。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两位弟弟最好能默默地去体验其中的道理。

    响应皇上诏令分兵北上救援,这是做臣子应尽的义务,我们现在之所以拥有一些虚名,为众人追随,全靠我们的忠义。不忘皇上叫做忠,不失信于朋友,叫做义。任凭圣上远徙,我们做臣子的如果不闻不问,这能叫忠吗?万一京城有什么闪失,热河本来就没有银两与粮食,护驾军兵难保不哗变溃散。如果大清根本之地丧失,那么在南方即使收复了江西、两湖三省又怎能保持不败呢?百姓怎么会主动完粮?商旅怎么会情愿缴纳厘金?各州县的将士又怎么肯听从命令呢?与其不北援京师而同归于尽,先后不超过几个月,还不如挥军北上救援京师来匡正纲常、弘扬忠义。就算是百无一成,死后也不会悔恨于九泉,不遗非议于后世。你说千万不可听从书生议论,我的见解就是书生的迂腐之见。

    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吾愿弟等之抑然,不愿弟等之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曾国藩读书与做人简介 >曾国藩读书与做人目录 > 二、盈满之时,不待天平,当预先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