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会稽王孙亮
皇帝太傅,居首辅之任。

    孙亮即位之时,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大权掌握在太傅诸葛恪手中。诸葛恪乃东吴名臣诸葛瑾之子,蜀相诸葛亮之侄。恪极有才干,但陆逊认为他凌辱尊者,蔑视卑者,缺乏安德之基。其叔诸葛亮认为恪性情空疏,不够精细。其父瑾也认为恪不是保家之主,常以此为悲。现在,诸葛恪新居首辅,极想建立政绩,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便大行惠政。他废除负责纠检的校事之官,赦免在逃的罪犯,免除关税,事事注意给人以恩泽。因此人心大悦,每当诸葛恪出入时,百姓都驻足翘首,争着观看他的模样。

    诸葛恪见民众附己,又欲树立军威,于是便发兵进攻曹魏。东吴兵喜获小胜,诸葛恪便志得意满,想大举伐魏。可是众大臣都以为东吴嗣君新立,不便举兵,加之国力有限,恐怕一时难以取胜。然而恪刚愎自用,拒绝众谏,大发州郡之兵共20余万,强行伐魏,因而百姓骚动。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

    诸葛恪率大军围攻新城(今湖北房县一带),城内魏兵拼死固守,双方相持月余,而城终未攻克。恰逢瘟疫流行,吴军病死、伤残者过半,而恪却谈笑自若。后来曹魏出兵救援,恪被迫撤军。这次出征劳而无功,损失严重,导致民怨渐起。恪回宫之后,不仅不检讨己过,反责难百官,又将近要之职和宿卫士兵全部换为自己的亲信心腹,于是朝野失望,民怨更重。

    武卫将军孙峻,亦是受遗诏的顾命大臣之一,但诸葛恪素来轻视他,经常加以侮辱。孙峻怀恨在心,见此时恪已为朝野嫌怨,便趁机在孙亮面前诬告诸葛恪想要发动叛变。恰巧孙亮对诸葛恪也有不满,见孙峻说恪图谋举事,信以为真,二人便合谋诛杀诸葛恪。

    东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的一天,孙亮与孙峻布置好,请诸葛恪第二天赴酒宴。恪入宫内,扶剑而入殿上,拜见过孙亮,随即坐下。不一会,宫人们摆上酒菜,恪担心其中有毒,迟疑犹豫而不肯饮用。孙峻狡猾无比,知道恪的心事,便笑着说:“太傅疾病未愈,不便饮酒,如携来平常饮用药酒,请随意饮用。”恪这才放心,取出自带的药酒大饮起来。

    酒过数巡,孙亮一来年少不胜酒力,二来心中有事,便先起身进入内宫。孙峻见孙亮已去,便假装出外去方便,至厕所脱去长衣,穿短装重入殿中。恪抬头一看,孙峻着短衣佩利剑满脸杀气而来,恪大惊失色,急忙去抽腰中佩剑。说时迟、那时快,剑尚未拔出,而孙峻急步向前,一剑把恪砍死在地。卫士张约在旁,见事危急,急忙抽出宝剑去砍孙峻,将孙峻左手砍伤。孙峻忍痛又将张约右臂砍断。此时众武士一齐冲上殿堂,孙峻出言制止:“诏令所取者,只是诸葛恪一人,今已死,你们快将刀剑收起。”众武士遵令收起兵器,将诸葛恪尸首拖了出去。过后,孙峻又诛灭了恪的三族。

    诛杀诸葛恪之后,吴国群臣联名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孙峻将朝政总揽于自己手中。

    孙峻素无声望,且生活淫乱,在宫内任意奸污宫女,还与全公主私通,有乱伦之讥,为众臣所不屑。孙峻骄傲自矜、心地险恶,滥用刑法,擅杀忠良,因而朝廷上下怨声载道。峻见众人怨气冲天,就想利用征伐曹魏转移众人的注意力,并提高自己的声望。东吴太平元年(公元256年)秋,孙峻率兵伐魏,九月丁亥,孙峻病死军中。临死前,孙峻命从弟孙琳发兵诛灭了反对自己的滕胤等人,使自己的势力完全把持朝政。

    二、谋诛权臣事败身亡

    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夏四月,孙亮君临正殿,大赦天下,升始亲政。孙亮年仅10几岁,却聪明异常。有一次,孙亮派一名宦官拿着银盖碗去仓库取交州(今广州一带)献来的蔗糖。这宦官平素与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偷偷地在蔗糖中投放了几粒老鼠屎,回来诬告小吏职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三十九章 会稽王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