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成帝司马衍
东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0年~342年),字世根,明帝司马绍长子。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三月,被立为皇太子。同年闰八月,明帝死,刚刚5岁的司马衍即皇帝位,是为成帝。年号咸和。群臣因皇帝幼小,奏请皇太后瘐氏临朝称制。并以三朝老臣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瘐亮、尚书令卞壶参辅朝政。但大权皆掌握在成帝的舅舅瘐亮手中。
元帝在世时,信任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和右卫将军虞胤。让他俩典掌禁兵,在宫廷内值班警卫。官门锁钥,都交他们掌管。庾亮、王导很不满意。当明帝生病时,庾亮夜里送表奏,向司马宗要入宫的钥匙,司马宗不给,叱责他说:“这是皇宫,难道是自家的门户吗!”庾亮更加愤恨他了。明帝病重时,不愿见人,不让群臣晋见,庾亮怀疑司马宗和虞胤有意作乱。明帝死后,庾亮大权在握,就开始报复打击司马宗等人,夺了他们的兵权。司马宗等难免心怀怨恨,预谋解除庾亮职权。结果还是庾亮先下手为强。当御史中丞钟雅劾奏司马宗谋反时,庚亮马上派右卫将军赵胤带兵逮捕司马宗。司马宗拒捕,被赵胤杀死。庾亮又把司马宗的三个儿子废为庶人,将大宗正虞胤左迁为桂阳太守。司马宗是汝南王司马亮之子,是皇帝宗室近属,位势显赫,而庾亮竟然随意灭除。这样做不但大失人心,亦使朝臣人人自危,惊恐不安。而且,诛杀宗室大臣这样的大事,庾亮竟然不向成帝奏明。过了许久,成帝偶而想起白发苍苍的南顿王司马宗,问庾亮道:“往常那位白头公怎么不见了。”庾亮回答:“因谋反罪被杀了”。成帝想起父亲与白头公的交情,对庾亮擅杀大臣十分反感,一边哭泣一边说:“舅舅说人家作贼,便把人杀了。如果人家说舅舅作贼,那又该怎么样呢!”成帝虽然小小年纪,但说的几句话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庾亮理亏心虚,无言以答,吓得变了颜色。
庾亮专权,他的弟弟庾怿、庾冰、庾条、庾翼,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大员,互为势援。庾怿凭恃权势,为了争夺地盘,竟将毒酒送给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怀疑其居心不良,便给狗饮酒作试,狗饮后当即口鼻流血而死。王允之惧怕难逃其毒手,只得向成帝密奏。成帝十分生气,发怒道:“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又要如此作恶吗!”庾怿见阴谋败露,成帝震怒,遂饮毒酒自杀。
成帝短暂的一生中,长期做舅舅庾亮的傀儡,短期做叛臣苏峻的囚徒。而苏峻的叛乱,与庾亮的专权和错误处置又有直接关系。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正月,平素与司马宗关系密切的临淮太守苏峻率祖涣、许柳等挥兵二万人,以声讨庾亮为名,发动了叛乱。自横江渡长江进攻建康(今南京)。二月,庾亮又拒绝正确意见,在抵御时处处失着,苏峻的叛军遂一路推进,攻入都城,纵火烧台省及诸营寺署,一时荡尽。庾亮所率之众即皆溃散。庾亮与弟庾怿、庾条、庾翼等,置小皇帝于不顾,抱头鼠窜,逃之夭夭,前往浔阳投奔太守温峤去了。
苏峻攻占建康后,自任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以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因王导素有声望,名义上还让他居本官。府库里有布20万匹,金银5000斤,钱亿万,绢数万匹和其他财物,尽被苏峻任意挥霍。而太仓只剩下几石米,维持成帝的生活。
庾亮等人逃到浔阳,与温峤商量,起兵讨伐苏峻。他们派人到荆州,请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诸州、专制长江上流的陶侃共赴国难。陶侃应允,于五月率军至浔阳,与庾亮、温峤起兵四万,同向建康进发。苏峻把小皇帝司马衍作为人质紧紧抓在手中,下令把成帝迁到石头城。司徒王导百般阻止,苏峻不予理睬,喝令大臣拥成帝上车。成帝惊惧不已,悲戚哀愁,不禁哭泣起来,不得已爬上车,宫人们一片恸哭。
成帝一行人到达石头城后,苏峻命腾出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