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帝刘裕
归,都大失所望。三秦父老流泪赶来挽留,向他诉说:“残民不沾王化,至今有百年了,今日得见王师,人人相贺。您是汉家子孙,长安十陵,是您家坟墓,成阳宫殿,是您家室宅,舍弃这些,要到哪里去啊!”刘裕心里也有些不忍,忙好言劝慰了一番。
刘裕退兵前,以次子、年仅12岁的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以王修为安西长史,辅佐刘义真;以王镇恶为安西司马,沈田子、毛德祖为安西中军参军,率兵万余留守关中。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与王镇恶不和,多次向他告状,但刘裕却对这种危险情绪未加及时引导。
刘裕仓促撤兵后,夏主赫连勃勃迅速调兵遣将,争夺关中。大敌当前,沈田子轻信谣言,杀死了王镇恶。长史王修责备沈田子专戮节将,征得刘义真同意后杀了沈田子。后来,刘义真又听信左右谗言,杀害了王修。王修一死。晋军军心大乱,刘义真只好调回渭北的所有驻兵,集中防守长安。北伐时收复的关中郡县逐渐被赫连勃勃攻占,长安也被围困。
刘裕在彭城,得知长安被围,急派蒯恩前去保护刘义真东归,又派朱龄石为雍州刺史,代镇长安,嘱其到长安后,要刘义真轻装速发;如陇右不可守,可与刘义真一起回来。
刘义真撤离长安时,将士大肆抢掠,车上满载宝货子女,一天不过行进十里。夏兵追及,蒯恩、傅弘之断后,力战数日,至青泥全军覆没,二将力疲被俘,刘义真单骑逃出,藏于草丛之中。
刘裕听到青泥大败的消息,不知刘义真死活,急得团团转,下令克日北伐。侍中谢晦劝道:“士卒疲劳,北伐之事可待来年。”刘裕不听。其他大臣也上表劝阻,正好又得知刘义真已逃脱性命,刘裕也就不提再次北伐的事了。
五、荣登帝位建朝刘宋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六月,刘裕受命为相国、宋公,加九锡。加九锡是禅位之前的一种荣典,是为称帝做准备的,但他此时并不急于马上称帝。因为谶语有“‘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之言,所以他想在司马德宗之后再立一帝,以应“二帝”之语。十二月,刘裕指使中书侍郎害死白痴皇帝司马德宗,随后奉司马德宗的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
新皇帝即位不久,元熙元年(公元419年)正月,下令刘裕进爵为王。这虽然是刘裕梦寐以求的,但他还是假意推辞。至七月,刘裕始受进爵之命。八月,移镇寿阳。他又嫌河南萧条,怕委屈了因长安失守被降为司州刺史的次子刘义真,特将其调任扬州刺史。
十二月,刘裕加殊礼,冕有十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银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等。刘裕急于受禅,但又不好自己开口,便于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元月,召集宋国朝臣欢宴。席间,他不慌不忙地说:“桓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遂加九锡。眼看我年事已高,物忌盛满,不可久安。今欲奉还爵位,归老京师。”群臣听了,不解其意,只是争先恐后一个劲赞颂他的功绩。晚上席散之后,中书令傅亮细一琢磨,忽然醒悟,连忙赶回。这时宫门已闭,傅亮叩门请见,刘裕马上开门与他见面。傅亮进门后只说:“臣欲回建康一趟。”刘裕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挑明,直接问:“需几人跟随?”答:“数十人就可以了。”说完告辞。
傅亮入京后,授意朝廷召刘裕入京辅政。四月,皇帝下诏,召刘裕入京。刘裕安排儿子刘义康为豫州刺史,镇寿阳,自己于六月入京。傅亮又暗示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刘裕荣登皇帝宝座。
即位后,刘裕下令赦免因逃避兵役、租税而流亡的流民,在限期内还家者,可以蠲免租布2年;人民拖欠政府的诸种债务,不再收取,这些措施,得到人民的欢迎。
永初三年(公元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