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帝刘彧


    泰始六年(470),刘彧将自己刚出生的第九子萧赞封为武陵王,出继给刘骏,顶起这一支门户,以表示自己的博爱之情。

    三、图谋身后手足相残

    刘彧生得白白胖胖,眉慈眼善,风度儒雅,爱好文辞,好读书。即帝位前,曾撰有《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注两卷,皆行于当世。即帝位后,引进不少才学之士在身边。又让人在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常亲自前去听讲。其行为最初与哥哥刘骏和侄子刘子业完全不同,是一个仁慈好学之君。

    然而,只有27岁的刘彧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且并非长寿之人。他最担心太子年幼,恐自己百年之后有人会取而代之,因此对那些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和事采取了特别严厉的镇压措施,猜忌心也越来越严重。

    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柳欣尉等欲拥立太尉庐江王刘祎。刘祎是刘彧的八哥,因为人才庸劣,不被世人看重,几个弟弟也都轻视他。刘彧即位后,任他为中书监、太尉,而国家大事却从不与他商讨。刘祎虽然不大聪明,却也知道对此不满,后来柳欣尉等谋反,欲拥立他,他就与其相互呼应起来。刘彧接到密告后,下诏降刘韦为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并派心腹杨运长领兵监视。后来,刘彧又令有司上奏,告刘祎对皇上不满,请求穷治其罪。接到上奏后,他先是假惺惺地不准奏,接着下令免刘祎的官爵,派人持节奉诏逼令他自杀。

    泰始七年,刘彧病重,对几个弟弟越来越不放心,开始筹划除掉他们。

    晋平王刘休祐在兄弟中排行十三,性情刚戾,素无才能,又常常违忤刘彧的旨意,兄弟之间关系不洽。刘休祐任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期间,贪淫财色,残酷剥削。荆州百姓不堪重剥,怨声载道。因此,刘彧调其另任南徐州刺史,但只让其长史、司马等行府州事,让他留在京师。

    泰始七年二月的一天,刘彧率臣僚出外射雉。傍晚将返时,见有一雉不肯入场,便令刘休祐射这只雉,并对他说:“若不得雉,就不要回来。”刘休祐得令,单人驰马而去,而他的随从都在部伍后面,没有随他前往。看着刘休祐远去的背影,刘彧微微一笑,向寿寂之等使了个眼色,寿寂之会意,带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尾随赶去。刘休祐正东张西望寻找跑掉的雉时,忽然见寿寂之等要他即刻下马受死。刘休祐听了,火气直冲,凭借着勇壮有力,挥拳左右排击,众人皆不得靠近。后有一人偷着从后面袭击,才使他掉下马来,众人冲上去七手八脚将他打死。随后,寿寂之派人飞快骑马向刘彧报告:“骠骑落马。”刘彧听了,心中明白事已办妥,表面上却假作吃惊答道:“骠骑体大,落马可不容易啊。”说完,忙令御医前去看视。这时,刘休祐的左右随从也闻讯赶来,见刘休祐已死去多时了。刘休祐死时年仅28岁。

    刘休祐死后,始安王刘休仁知道,接下来要遭杀身之祸的,将是他们亲兄弟了。刘休仁在众兄弟中排行仅次于刘彧,二人都爱好文辞,从小关系极好,后又共度艰难时日,在前废帝刘子业的暴政时期同遭迫害,刘休仁用自己的机智和诙谐,多次救过刘彧。刘子业被杀后,是刘休仁第一个向刘彧称臣,把他推上了皇位。泰始初年,当四方反叛时,刘休仁亲督大军与江州方面对阵,为平定浔阳立下大功。他是刘彧的得力臂膀,任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等要职,为刘彧所倚重,内外大臣也纷纷投靠巴结他,一时成为众望所归。刘彧见刘休仁权重望高,渐渐不高兴起来。刘休仁是个聪明人,忙上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刘彧也就顺水推舟准其奏。泰始六年,刘彧又命刘休仁进位太尉,领司徒,刘休仁再三辞让,不肯接受。

    一日,刘彧召心腹杨运长密商身后之计。杨运长惯会察言观色,深知刘彧有除掉刘休仁以保幼子之意,加上他素有野心,欲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帝刘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