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武帝萧赜
。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王俭去世。礼官欲依东晋丞相王导故事,谥王俭为“文献”。王晏平日与王俭不和,便对萧赜说:“晋世王导得此谥,但宋氏以来,不加于皇室以外之姓。”萧赜听后,便取消了此谥,改谥“文宪”。萧赜又欲以王奂为尚书令,征求王晏的意见。王晏与王奂关系不睦,就又在萧赜面前献计说:“柳世隆有勋望,恐不宜在王奂之后。”萧赜对他是言听计从,果然以柳世隆为尚书令,以王奂为尚书左仆射。

    另外深得萧赜亲信的是几位出身微贱的小人,如中书通事舍人茹法亮、吕文显,外监吕文度等。茹法亮等人无法无天、营私舞弊的行为,引得人们痛恨、反感,但由于萧赜对他们大加纵容,别人也不敢反对指责。

    不过,比起前朝的父子、兄弟仇杀来,萧赜牢记父亲临终之言,颇能顾及骨肉亲情。一日,萧赜见一份奏章,密报长沙王萧晃从南徐州罢职还都,私载数百人的器仗,被禁司发觉后,全部投入江中。萧赜曾明令禁止诸王蓄积私仗,诸王在京都,只准置捉刀左右40人。今见萧晃敢违背命令,不禁大怒,欲纠之以法。豫章王萧嶷闻讯后急忙入见萧赜,一见面便跪下行礼,痛哭流涕道:“萧晃之罪诚不足宥。愿陛下看在先朝的面子上宽恕白象。”萧赜听他提起父亲,又叫萧晃的小字白象,骨肉之情油然而生,也忍不住低首垂泣。

    萧赜弟兄19人,他为老大,老二萧嶷是他同母弟。兄弟二人自幼和睦,亲密无间。父亲萧道成见萧嶷处事稳重,有容人之量,曾想以他代替太子萧赜,但萧嶷毫无夺位之心,依然恭悌尽礼对待萧赜,故萧赜即位后,两人友爱更深。按照制度,诸王入见皇上必须衣冠整齐,萧赜特准萧嶷参加内宫曲宴时,可穿白服裙帽。萧嶷为人谨慎,虑位高权重,常思自退,待萧赜也是恭谨忠笃,尽君臣之礼,只有萧赜亲幸府第,才身着白服乌纱帽侍宴。所以萧赜对他最放心。

    萧晃是萧道成第四子,少有武力,爱好武饰。宋末,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时,萧晃身着盔甲,带领众多武装卫士,浩浩荡荡在街上骑马巡行,非常威风。萧道成即位后,萧晃在豫州刺史任上,每要处理政务,辄受典签的制约,萧晃一怒之下杀了典签。这件事深深激怒了萧道成,亲自下诏杖责萧晃,从此以后也不再喜欢他了。萧道成临终时,嘱咐萧赜,只能让萧晃在靠近京师的地方任职,勿令远出,以利控制。所以萧赜即位后,先任萧晃为南徐州刺史,继而又征他入京,结果就发生了私带甲仗入京之事。由于萧嶷再三为萧晃说情,萧赜也想起父皇临终时的告诫,于是赦免萧晃之罪。从此一直到永明八年(公元490年)萧晃去世,萧赜都无害他之意,但也不见亲宠,再未让其到京师以外的地方任职。

    永明八年(公元490年)八月,荆州府僚佐们密报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私作锦袍等物,准备与蛮人交易器仗。萧子响是萧赜第四子,小时候因萧嶷无子,出继给了萧嶷。后来萧嶷虽有了亲儿子,仍上表请求留子响为自己的嫡长子,萧赜准许,又特别关照子响可以享受见诸王不致敬的待遇。虽然如此,因已出继,车辆服装皆不同于其他皇子。萧子响性情暴躁,每入朝时,一想起自己与别的皇子待遇不同就忿怒不已,用拳猛力敲击车壁。萧赜知后,不忍儿子受委屈,特令其车服与诸皇子相同。永明六年(公元488年),萧子响被封为巴东王。七年,任荆州刺史。萧子响自幼勇力绝人,好武,喜欢各种武器,故有欲与蛮人交易器杖之事。萧赜很了解这个自幼好武的儿子,觉得他不是那种有野心的人。为了弄清事情真相,先派人前去精加检校。不料,他很快又得到消息:萧子响得知朝廷派人调查自己与蛮人交易的事,便把长史刘寅、典签吴修之等8人叫去质询,一怒之下,竟然把8人全都杀死了!

    萧赜闻讯,又惊又气,对众臣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四十章 武帝萧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