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梁武帝萧衍
报,并不惊慌,传旨授台州刺史鄱阳王萧范等人为东西南北四道都督,由侍中、邵陵王萧纶为统帅,持节督军合讨侯景。侯景闻大军将至,即率军东进,连下谯州、历阳,兵锋不日即达江边。
侯景率部众渡过秦淮河后即将台城团团围住,擂鼓鸣角,全力攻城。都官尚书羊侃诈称得邵陵王书,说援兵即刻就到,守城将士内心少安,于是奋力守城。两下相持数日,侯景为号召天下,把萧宏之子萧正德扶为皇帝,自任大丞相。
邵陵王萧纶军至钟离,得知侯景已经渡江,便昼夜兼程,回军入援。过江时风起,人马淹死十分之一二。乃率步骑精锐30000,自京口西上。但因迷路迂回20多里,至次日拂晓始至钟山立营。侯景见萧纶突然到来,不禁大为惊骇,急忙分兵三路攻击萧纶。萧纶击败侯军,进至爱敬寺。侯景也收兵驻于覆舟山北。到了傍晚,侯景收兵徐退,萧纶部将安南侯萧骏以为侯景怯阵,即带兵追赶,侯景回军反攻,击败萧骏。骏逃入纶营,侯景趁势杀来,竟将萧纶战败。萧纶仅收余部不足千人逃往朱方(今江苏武进县)。
侯景打败萧纶之后,再次向台城发起攻势。此时羊侃已经病死,城中将士更加恐慌。正当危急之时,右卫将军柳津从容镇定,率众抵抗,城防赖此复安。又过几日,诸路援军已到,公推柳津之子、同州刺史柳仲礼为大都督,指挥全局。柳仲礼分诸将择地扎营,又专令衡州刺史韦粲驻守青塘,并亲入韦粲大营对他说:“青塘正当石头中路,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重任,非兄不能承当。你要是觉得兵力不足,我可以派人相助。”语毕即传令直阁将军刘叔胤助战。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正月,韦粲遵令出发,恰遇大雪,迷失道路,等到了青塘,夜已过半。寨栅尚未建好,就被侯景发现。侯景率兵来攻,刘叔胤不战而逃,韦粲等力战阵亡。柳仲礼这时已迁营大桁,闻韦粲败讯,当即投箸披甲,率手下百骑往救,大败景军。仲礼正追杀侯景,不防侯景部将支伯仁从后面猛砍一刀,正中仲礼左肩,部将急救回营。从此侯景不敢南渡,仲礼却也气馁,再不谈论战事,整日以饮酒嫖妓为乐。到了三月,侯景见各路援军已无斗志,遂尽力昼夜攻城。城中宋将董勋和熊昙朗见大势已去,暗中接应侯景入城。
不久,侯景派王伟来见萧衍,表示想亲自拜于宫门前“谢罪”,萧衍应允,令侯景在太极东堂陛见。侯景来时带500甲士自卫,萧衍神色安详,问话说:“你在军中时间很久了,一定很辛苦吧?”侯景不敢仰视,汗流满面。萧衍见了不觉好笑,继续问道:“你是哪一州人,怎么敢兴兵犯阙?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惶恐不知所对,其部将任约在旁边代答说:“臣景妻子儿女全被高氏屠杀,今天惟以一身归服陛下。”萧衍又问:“刚渡江时有多少人马?”侯景稍缓过劲来,亲自答道:“千人。”“围台城时呢?”“10万。”萧衍再问:“现在已有多少人呢?”侯景回答:“率土之内,莫非己有。”萧衍用抚慰的口气说道:“你既然有忠事我朝之心,就应约束军士,不得骚扰百姓。”侯景诺诺而去。
侯景退出后对亲信王僧贵说:“我常常跨鞍马征战,矢刃交加,从无怯心。今见萧衍却有惧怕之意,难道果真是天威难犯么?我不能再见他了。”于是撤去宫中守卫,派军士入值省中,或驱驴牵马,或佩剑带刀,出入宫廷,无所顾忌。萧衍见而怪之,左右说是侯丞相的甲士。萧衍大怒说:“不就是侯景吗?怎么说是丞相!”此话传到侯景耳中,大怒,立即派私党监视萧衍一举一动,即使平常饮食,也都加以克损。萧衍有所要求,多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忧愤成疾,竟至不能起床。勉强延至五月,萧衍卧于净居殿,口中觉苦,索蜜不得,自呼:“荷!荷!”无人应答,随即瞑目而逝。享年86岁。庙号“高祖”,谥号“武帝”,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