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元帝萧绎
大军至巴陵,却闻郢州失陷,乃飞报萧绎。萧绎闻郢州失守,写信给王僧辩说:“贼既然攻下郢州,必将沿长江西下,你不必远行进击,但守住巴陵,以逸待劳,定可获胜。”为确保巴陵无虞,萧绎又命罗州刺史徐嗣微、武州刺史杜山则,自武陵引兵援助僧辩。

    侯景命丁和领兵五千守大本营,以宋子仙率军1万为前驱,直指巴陵,又以任约带兵远征江陵,侯景自率大军水陆继进。在侯景强大攻势下,沿江城防大都望风请降。王僧辩在巴陵令将士偃旗息鼓,安若无人。不久,侯景渡江,督率士卒攻城,凶猛异常。这时只听城中呐喊,尖石如雨点般飞下,打死打伤士卒无数,侯景只好退却。王僧辩又遣轻骑出敌,10余次皆胜。侯景亲于城下身披甲胄作战,僧辩却在城上奏乐乘舆巡城。侯景不禁叹服其勇。

    岳阳王萧詧听说侯景已克郢州,立即遣蔡大宝领兵1万进据武宁,并遣使至江陵,说是来援湘东。众将都认为萧绎应答以侯景已破,无须来援,让蔡大宝回去。萧绎说:“现在让其退军,等于是促他速进呀!”即令人传语蔡大宝说:“岳阳接连来信请和,说是不相侵犯,为什么你忽然占据武宁?如果决计一战,我当遣天门太守胡僧佑率精甲铁骑25000人驻扎湕水,待时进军。”萧詧闻报,立即召蔡大宝还师。

    萧绎退却萧詧,又令晋州刺史萧惠正率兵援助王僧辩,惠正自己缺谋少略,不堪大任,推辞并举荐胡僧祐代替。这时,胡僧祐正因忤旨之罪入狱,萧绎即下令释放,任他为武猛将军,令赴援巴陵。僧祐领兵至湘浦,闻报前面有任约,即避道西。任约以为僧祐畏己,驱众急追至芋口,僧祐悄悄引任约兵至赤沙亭时,正巧有信州刺史陆法和引兵来会。两人设伏等待任约。任约自恃其勇,驰驱而来,胡陆两支伏兵猛然冲击,将任约紧围在中心,活捉了去,送往江陵。侯景昼夜攻巴陵不下,军中粮食已尽,又加疾疫流行,士气已经大降。闻听任约兵败,大惊失色,连夜焚营逃遁,临走留宋子仙守郢城,别将支化仁守鲁山,以丁和为郢州刺史,协助防守事宜。

    萧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祐等也都晋职加爵,使引兵东下。陆法和送任约至江陵,请求归还本镇,并对萧绎说:“侯景已是瓮中之鳖,不久即可平定。但蜀贼(武陵王萧纪)将至,不可不防,请让我守险以待。”萧绎认为法和的话很有道理,便遣法和屯驻峡口,防备萧纪。王僧辩至汉口,首战告捷,活捉支化仁送往江陵。第二日攻克郢州罗城,宋子仙退据金城,僧辩四面筑垒环攻。宋子仙困蹙不堪,表示愿献郢城,条件是让他活着回建康。王僧辩假意允许,命拨船百艘以示诚心。子仙信以为实,驾舟待发,后面杜龛率精兵千人急追而来。宋子仙且战且走,至白杨浦,被大将周铁虎截住,一阵厮杀,子仙与丁和战败被擒,送往江陵。萧绎从二人口中得知世子方诸和行事鲍泉已经死于郢州城破之时,怒不可遏,即令将二人斩首。

    侯景回建康之后,自知时日不多,在王伟怂恿下,废去简文帝萧纲,奉立新主萧栋即位。东道行台刘神茂听说侯景败归且废去萧纲,即誓师反景,据住东阳,与江陵遥相呼应。王僧辩自郢城东下,与江州刺史陈霸先会师于巴丘,得霸先接济粮米30万石,军威大振。侯景见外面形势急迫,更想要赶紧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于是逼萧栋禅位,自称汉帝,升坛受贺。将萧栋贬为淮阳王,幽禁监锢,改天正元年为太始元年。

    侯景称帝以后,令中军都督李庆绪率兵攻打刘神茂。结果神茂连战连败,不得已乞求投降。李庆绪将神茂送至建康,被侯景用特制大锉碓,由足至头,寸寸锉碎。

    天正二年(公元552年)春天,萧绎令王僧辩率军东讨侯景。此时陈霸先已经率甲士3万,舟船2000艘,由南江而出。王僧辩与他会师于白茅湾,两统帅筑坛歃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五十章 元帝萧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