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帝陈蒨
陈蒨是陈霸先哥哥陈道谭的大儿子,字子华,长得一表人才,有胆有识,知书识礼,举止文雅,从小就得到陈霸先的喜爱。
陈蒨初登仕途,就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当时吴兴所辖宣城有纪机、郝仲等各聚众千余人,骚扰百姓,陈蒨到任后即率兵征伐,马到成功。承圣二年(公元553年),梁元帝萧绎授陈蒨为信武将军,监南徐州事。承圣三年,陈霸先北征广陵,以陈蒨为先锋,每战必捷。霸先更加器重陈蒨,遇事总要和他商议。
绍泰元年(公元555年),王僧辩废萧方智,立贞阳侯萧渊明。陈霸先决定讨王僧辩,召陈蒨商议。陈蒨说:“僧辩的女婿杜龛现在是吴兴太守,如果他听说建康有变,必然会侵犯我们老家,祸及那里的人民。”霸先遂密令陈蒨回吴兴长城,立栅筑垒防备杜龛。十月,王僧辩被杀,杜龛果然发兵掩袭长城。当时陈蒨麾下才几百人,战备又少,将士都非常害怕,陈蒨却谈笑自若,从容部署,毫不惊慌,一下子就安定了大家的情绪。杜龛部将杜泰知道栅内兵员不多,率众日夜全力苦攻,陈蒨激励将士,身当矢石,坚守了几十天。陈蒨占不到便宜,只好引兵退走。后来陈霸先派周文育率兵攻杜龛,陈蒨随军同去。杜龛兵力雄厚,又占据冲要地形,易守难攻。陈蒨派部将刘澄、蒋元举率先强攻,击败龛军,为消灭杜龛立下了头功。
太平元年(公元556年)二月,王僧辩党羽东扬州刺史张彪也起兵反叛,围攻临海太守王怀振。怀振派人求救,陈蒨与周文育奉命前往赴援。二人轻兵直抄会稽张彪老巢。军至会稽,张彪部将沈泰开城门投降,陈蒨入城尽收张彪部曲家室。张彪闻信赶来,被陈蒨击败,逃入若耶山中。陈蒨部将章昭达入山搜捕,在山民协助下将张彪杀死,传首建康。陈蒨因功授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陈蒨又派兵扫平了各地深山老林中的山越,威名大振。
陈霸先受禅建陈后,陈蒨被封为临川郡王,邑二千户,拜侍中,安东将军。
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陈蒨在南皖镇守,从豫章得胜回师的侯安都前来拜访。两人相见,正亲热叙谈,忽然传来陈霸先去世的噩耗。陈蒨与侯安都惊愕异常,当即整装奔还建康。
陈蒨回到建康,入居中书省。侯安都与群臣商议奉陈蒨为帝,陈蒨坚辞不可,侯安都入见陈蒨说:“今日能够继承大统的,除您还能有谁呢?您应当顾全大局,切不可因拘守小节而误了国家大事!”陈蒨这才点头答应,遂正式即位称帝。
盘踞在长沙的王琳听说陈霸先已死,嗣主陈蒨初立,国事未定,决计乘机大举。齐仪同三司刘伯球也率水兵万余人前来助战,行台慕容恃德之子慕容子会,亦领铁骑二千屯于芜湖西岸,遥为呼应,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陈将侯琪沉着应战,大获全胜,敌人或降或逃。至此,江南之地皆为陈所有。
陈蒨的太平日子过了不到半年,陈朝又与北周发生了一场冲突。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八月,北周军司马贺若敦率众1万,掩袭武陵。武州刺史吴明彻抵挡不住,撤还巴陵,贺若敦也不追赶,引军救援正遭到陈军攻击的巴、湘二州,乘胜深入,驻军湘州。至十二月,周军开始动摇,巴陵城主尉迟宪投降陈朝;接着,独孤盛率部由杨叶洲潜逃。贺若敦成为孤军,不得已于次年正月拔营北归。至此,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宣都各郡全部平定,巴陵地区在被北周控制数年之后,复归南朝所有。
湘州战后,北周见陈国势正强,不欲再起战端,便于次年(公元561年)六月派殷不害出使建康,与陈议和,答应归还安成王陈顼,陈则将黔中及鲁山郡让与周朝。与周言和同时,陈与齐的摩擦也逐渐缓和。
陈蒨在对北朝的周、齐采取“和”的方针的同时,对南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