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帝陈蒨
部的地方势力继续实行了“战”的方针。天嘉二年(561)十二月,陈蒨派南徐州刺史侯安都讨伐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留异。留异曾多次派长史王澌入朝,王澌每次回去都说朝廷虚弱,留异深信不疑,因此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虽然表面上仍上表称臣,实际上却暗与王琳通使来往。王琳兵败以后,陈蒨派左卫将军沈恪去代替留异,留异乃发兵下淮抗拒,沈恪战败退回钱塘。其后留异虽然上表谢罪,但也知朝廷必将发兵征讨,所以加紧进行备战。当时留异认为官军必由钱塘沿江西上,故防守侧重于水路。不料天嘉三年(公元562年)三月,侯安都走陆路由诸暨出永康,距东阳郡仅百里。留异大惊,急奔桃枝岭,于宕口立栅抗拒。侯安都督军进攻,被流矢击中,鲜血流至脚踝,仍指挥自如,颜色不变。这年夏天,安都又因山筑堰,使水位上涨,船舰进去,正好和留异城墙一样高,下令士兵用拍竿击碎城堞,攻入城内。留异与次子忠臣逃奔晋安,投靠女婿陈宝应。留异党徒向文政据守新安,陈蒨派贞毅将军程文季率300骑兵攻打,文政战败投降,陈蒨即以程文季为新安太守。

    天嘉四年(公元563年)十二月,陈蒨令护军章昭达进军建安,往讨陈宝应;并诏益州刺史余孝顷督率会稽、东阳、临海、永嘉诸军由东道配合昭达。第二年十月,陈宝应据守晋安、建安二郡,水陆设栅,抵御昭达。昭达攻陈宝应初战不利,屯兵上游,命军士伐木作筏,待机而动。适逢天降大雨,江水猛涨,昭达督军放筏进攻,连拔宝应水栅。又出兵攻其陆军,刚刚交锋,余孝顷率兵赶至,两下合力夹攻,宝应大败,逃往莆田,不久昭达追至,宝应束手就擒,留异及其族党也全部受缚,送往建康,皆被处死。只有留异长子贞臣因为是陈蒨的女婿,得以免死。

    正当陈蒨致力于讨平陈宝应等地方势力的时候,他与侯安都之间的矛盾也在迅速激化。安都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日渐骄横,经常招聚宾客骑射赋诗,动辄千人。部下将帅亦多目无纪法,恃强凌弱,一出问题,便跑到安都家中藏身。陈蒨为人本好严察,听说安都庇护罪犯,不免产生猜嫌之心,安都却毫无觉察。侯安都还镇以后,陈蒨屡次派人审问安都部下,搜查逃犯叛逆之人。侯安都闻信内心不安,派别驾周弘实去走中书舍人蔡景历的后门,请他多多关照,并向他打听消息。谁知蔡景历将这种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都报告了陈蒨,为了讨陈蒨的欢心,又加油添醋说侯安都要谋反。陈蒨抓住了把柄,便等待机会收拾侯安都。天嘉四年(公元563年)五月,侯安都由京口还建康,把队伍驻扎在石头城。六月,陈蒨召安都在嘉德殿宴会,并传其部下将帅会集于尚书省听令。就在宴会上,陈蒨令禁军将安都拿下,并收缴了其部下将帅的马匹武器。随后,陈蒨将蔡景历表状出示于群臣,并下诏揭发安都罪恶。第二天,陈蒨赐安都自尽。

    至此,陈朝外与北齐、北周和平相处,内则诸逆俱平,朝野无事。陈蒨可望做个太平天子了。谁知好景不长,天嘉七年(公元566年)四月,陈蒨的陈年老病忽然变得严重起来,而且药石无效,过了几天,他便离开了人世,年仅45岁。

    当年六月,葬陈蒨于永定陵,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帝陈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