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9章 做官是正直人士的责任
    晚清年间,一个教书先生在教孩子们读书。他先叫起来一个孩子,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孩子回答:“出人头地做大官。”教书先生大怒,狠狠地惩罚了这个孩子,并谆谆教导道:“以后你记住,谁再问你的人生理想,你就这么回答:‘为国家出力,为民众解忧’,听清楚了没有?”

    到了第二天,先生又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孩子响亮地回答道:“为国家出力,为民众解忧。”教书先生大喜:“那你打算怎么做呢?”孩子回答道:“出人头地做大官。”教书先生气结:“怎么又是做大官?”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不做大官,何以为国家出力,又何以解民众之忧?”

    这虽然只不过是一个笑话,却真切地道破了世事的真相。大凡一个人,无论是否有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总归是要进入官场,打拼一场的。有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拼,有的人胸怀报国志愿而打拼。然而官场是遵遁其固定的法则与规律的,绝不会因为你的道德价值观念不同而不同。

    这个意思就是说,许多胸怀壮志一心为国为民的人,如果不熟谙官场的规律法则,那么他的志向,他的抱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空梦一场。

    同样地,一个人也许人品很卑劣,志向极浅薄,但如果他弄懂了官场上的法则与规律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一帆风顺,青云直上。规律与法则这个东西,是相当客观的,客观就意味着冷酷,意味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所有有志于国家的人,必须要明确的。

    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劣币驱逐良币,小人驱逐君子。

    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小人驱逐君子?

    就是说,那些一心为国为民的人,虽然满腹才情,一片忠贞,但是因为只有美好的愿望,却对官场上的相关法则一窍不通,结果在官场博弈之中惨遭淘汰。正直的人被淘汰的后果,是广大民众的利益遭受到莫大的损害,因为唯有正直的人才愿意为民众的疾苦奔走高呼。

    一个人既然是一心为国为民,性格必然是光明磊落,尤其是遭遇到官场上的肮脏与不洁,正义人士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洁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意同流合污,于是经常挂冠而去。例如东汉末年,汉桓帝刚刚即位,听说了安阳人魏桓的贤名,就下诏命其入京。邻里百姓纷纷赶来祝贺,可是魏桓却对大家说:“如果我接受朝廷的俸禄的话,那么,目的是为了实现我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我想问一问你们大家,如今后宫中有美女数以千计,我入朝为官之后,能够减少后宫宫女的人数吗?”众乡邻摇头,说:“不能。”魏桓又问:“现在皇宫的御厩之内,有骏马万匹,倘若我出仕为官的话,能够减少吗?”众乡邻摇头道:“不能。”

    魏桓叹息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又何必去呢?”于是他隐居不出。

    魏桓洁身自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后果就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趁机得隙而入。正因为像魏桓这样正直的人不肯出仕,结果导致了汉桓帝被一群小人团团围困,以种种不良的诱惑迷乱汉桓帝,最终让汉桓帝胡作非为起来,终于导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蹈死无路。

    同样地,一个正直的人,一旦进入了官场,更应该有着强大的智慧和巧妙的策略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如果不讲究策略,同样容易被无耻小人所谗害,最终的结果是中了小人的奸计,做了无谓的牺牲。

    明朝末年,熹宗皇帝痴迷于木匠工艺,每天躲在木匠房里刨刨锯锯,大太监魏忠贤趁机乱政。他禀报事情故意挑选在熹宗皇帝正忙着木匠活的时候,这时明熹宗就会不耐烦地一挥手:“少来烦我,你自己看着办吧……”堂堂的大明政权,就这样落到了魏忠贤的手上。

    朝中士大夫忍无可忍,就不顾一切地向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简介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目录 > 第69章 做官是正直人士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