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 谋士的哲学
是害虫。第五就是工商业者。开工厂的,开作坊的,开商店的,做买卖的,害虫。五种都是害虫要消灭。消灭后剩下什么呢?剩两种人,农民,战士,这是最好的。第三种主张是防范臣下。就是你一定要防你周围的人。韩非有句名言“爱臣太亲,比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就是一个君主你对你的臣子太好了以后,自己完蛋了。也就是韩非所有的主张只对一个人有好处,就是君王。这一条就把法家和儒家墨家道家划清了界限。我们看墨家,墨家的观点是很鲜明的。在《墨子》这本书里反反复复出现的是十个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好多篇里面都出现。也就是说墨子是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墨子是心系天下的,他心里装的是整个天下。而且最了不起的是墨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君主。因为我们这一点要讲清楚,就是不管墨家也好道家也好儒家也好,他们也不反对君主制。先秦诸子是没有反对君主制的。但墨子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君主制,我们为什么要有君主。墨子说是为了一统天下之义,就是统一思想。那为什么要统一思想,实行兼爱?也就是说在墨子看来呢,我们必须有一个最高领导人让他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互相亲爱让世界充满爱,让每个人都活得幸福。那么也就是说在墨子这里,之所以要有君主是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了不起啊,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所以尽管墨子的主张不可能实现,我们还是有对墨子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为天下人谋福利。道家呢?表面上看起来是不谋的,主张无为嘛,无为当然也不谋嘛。但我们也可以说,道家是不谋之谋,他们也是为天下谋。道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普天下人的幸福,只不过在道家看来这个幸福必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幸福了天下人才幸福。比方杨朱讲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们每个人都用不着奉献那就是幸福,因为每个人都幸福天下就幸福了。所以道家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谋。儒家呢?儒家情况复杂一点。孔孟荀不完全相同。孔子尊君,在孔子那里君也是最高的,这点和法家一样。甚至孔子和孟子还会有区别,就是孔子尊君孟子贵民。但孔子尊君不唯君。这是孔子和韩非的区别。韩非是唯君,他只有君主。孔子尊君但同时他心里还有人民。据记载,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有若。

    【Flash】鲁哀公:你说说,如果我们遇到了自然灾害,该怎么办?有若:那就少收税呗。鲁哀公:这是什么主意?我多收税都不够用,你还要我少收税,太不像话了。有若说什么?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老百姓都很有钱你怎么会没钱;老百姓都够用你怎么会不够用。如果老百姓都不够用了你也不够用。这个思想虽然是有若说的,但能代表孔子,孔子的学生嘛。也就是说在孔子这里是通过为君主谋实现为天下谋。孔子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天下是否有道。这就开创了一个民本传统,以民为本的传统。这个传统子孟子那里就表现得非常鲜明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放到了第一位。荀子那里也很清楚,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就是老天爷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天子,不是为了君是为了民。这个跟孟子的观点是一样的。所以孔孟荀就在儒家系统内部创立了一个民本系统。那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墨子站在天下立场为天下谋;杨朱、庄子站在个人立场为天下谋;孔子站在君主立场为天下谋。他们三家立场不同,为天下谋是一致的。韩非站在君主立场为君主谋。只为君主谋这是法家基本特点。在法家当中格调高一点,兼谋天下。就是唯君主谋的同时也谋谋天下。格调低一点就是专为君主谋,不为天下谋。那我们就要问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法家是为君主谋呢?

    【画外音】与儒道墨三家相比,在法家的心目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目录 > 二 谋士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