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桑树
三quot;它们了。这好比“领quot;一个八九十来岁的女孩子作quot;童养媳quot;,几时可以生儿子,扳指头算得到。只有那门槛边的quot;老么quot;们,谁的眼光不会特地去看一下。乡下人把quot;老二quot;,“老三quot;它们都看过,问价而且还价以后,也许有意无意地拿起扫帚样的quot;老么quot;们看一眼,但是只看一眼,就又放下了。可不是,要把这些quot;老么quot;调理到能够派正用,少说也得十年呀!谁有这么一份耐心呢?便算有耐心,谁又有那么一块空地搁上十年再收利呢!

    有时候,讨价还价闹了半天,交易看看要不成了,“桑秧客人quot;抓抓头皮,就会拿起门槛边那些扫帚样的quot;老么quot;们掷在乡下人面前说:“算了罢,这一把当做饶头罢!quot;乡下人也摸着下巴,用他的草鞋脚去拨动quot;老么quot;们那一部大胡子似的细根。交易成功了。乡下人掮着两三组quot;老二quot;或是quot;老三quot;,手里拎着扫帚似的quot;老么quot;。

    “老么quot;就常常这样quot;赔嫁丫头quot;似的跟着到了乡下。

    特地去买quot;老么quot;来种的,恐怕就只有黄财发。

    他是个会打quot;远算盘quot;的人。他的老婆养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到镇上育婴堂里quot;抱quot;了个八个月大的女孩子来给他三岁大的儿子作老婆。他买那些quot;老么quot;辈份的桑秧,也跟“抱quot;八个月大的童养媳同样的quot;政策quot;。他有一块地,据说是用得半枯,非要让它醒一醒不可了;他花三毛钱买了两把quot;老么quot;桑秧来,就种在那块地上。

    这就密密麻麻种得满满的了,总数有两百四十多。当年冬天冻死了一小半。第二年春,他也得了quot;赔嫁quot;的一把,就又补足了上年的数目。到第四年上,他请了人来quot;接quot;;那时他的童养媳也会挑野菜了。小桑树quot;接quot;过后,只剩下一百多棵像个样儿,然而黄财发已经满足。他这块地至多也不过挤下百来棵大桑树。

    可是这是十年前的旧事。现在呢,黄财发的新桑地已经出过两次叶了。够吃一张quot;蚕种quot;。黄财发的童养媳也长成个大姑娘,说不定肚子里已经有儿子。

    八个月大的女孩子长成了人,倒还不知不觉并没操多少心。么细的桑秧也种得那么大,可就不同。黄财发会背给你听:这十来年里头,他在那些小桑树身上灌了多少心血;不但是心血,还花了钱呢!他有两次买了河泥来壅肥这块用枯了的地。十年来,他和两个儿子轮换着到镇上去给人家挑水换来的灰,也几乎全都用在这块桑地。

    现在好了,新桑地就像一个壮健的女人似的,去年已经给了他三四十担叶,就可惜茧价太贱,叶价更贱得不成话儿。

    这是日本兵打上海那一年的事。

    这一年,黄财发的邻舍李老四养蚕亏本,发狠把十来棵老桑树都砍掉了,空出地面来改种烟片。虽则是别人的桑树,黄财发看着也很心痛。他自然知道烟片一担卖得好时就有二三十块,这跟一块钱三担的叶价真是不能比。然而他看见好好的桑树砍做柴烧,忍不住要连声说:“罪过!罪过!quot;

    接连又是一年quot;蚕熟quot;,那时候,黄财发的新桑地却变成了他的quot;命根quot;:人家买贵叶给蚕吃,黄家是自吃自。但是茧子卖不起钱,黄财发只扯了个够本。

    “早晓得这样,自家不养蚕,卖卖叶,多么好呢!quot;黄财发懊悔得什么似的;这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