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读《呐喊》
uot;,但是谁曾亲身在quot;县里quot;遇到这大事的,一定觉得《阿Q正传》里的描写是写实的。我们现在看了这里的七八两章,大概会仿佛醒悟似的知道十二年来政乱的根因罢!鲁迅君或者是个悲观主义者,在《自序》内,他对劝他做文章的朋友说道: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

    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

    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

    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

    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其他们么quot;?

    朋友回答他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

    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quot;。因为quot;说到希望,是不能抹杀的quot;,

    所以鲁迅君便答应他朋友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

    狂人日记》。但是他的悲观以后似乎并不消灭,在《头发

    的故事》里,他又说:

    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

    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

    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

    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

    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

    们自己呢?这不是和《自序》中铁屋之喻是一样悲观而

    沉痛的话么?后来,在《故乡》中,他又明白地说出他

    对于quot;希望quot;的怀疑: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

    的时候,我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

    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

    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

    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无

    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至于比较的隐藏的悲

    观,是在《端午节》里。quot;差不多说quot;就是作者所以始终

    悲观的根由。而且他对于“希望quot;的怀疑也更深了一层。

    但是《阿Q正传》对于辛亥革命之侧面的讽刺,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作者是抱悲观主义的缘故。这正是一幅极忠实的写照,极准确的依着当时的印象写出来的。作者不会把最近的感想加进他的回忆里去,他决不是因为感慨目前的时局而带了悲观主义的眼镜去写他的回忆;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quot;阿Q相quot;,我以为这就是《阿Q正传》之所以可贵,恐怕也就是《阿Q正传》流行极广的主要原因。不过同时也不免有许多人因为刻画quot;阿Q相quot;过甚而不满意这起小说,这正如俄国人之非难梭罗古勃的《小鬼》里的quot;不垒陀诺夫相quot;,不足为盛名之累。

    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quot;新形式quot;的先锋;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散文集简介 >茅盾散文集目录 > 读《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