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7 山居(1961—1962 二十六到二十七岁)
用“着手研究毫不相干的一个小专题”来消遣我自己。

    7月29日写《病后小记》:昨晚独泛看月出,忽得呕疾,午后新汉得电,惊慌前来,马戈亦“掩喜”而至。今晚二人皆有约,皆跟小娘子快活去也。准备考试,殊烦厌,此生将不复致力于此,夜来房外又是麻将一桌,陶李(二房东的小男孩)睡去,小得安宁。我无法答复我的自问,我无法否定女人与人生的意义,理论上我无法自圆,但在实行上,我至少可以“这样活下去”,虽然没有女人,可是还可以活得很景气,技术上既然没有什么困难,我反倒喜欢起“董事长”(孟大中)那句话来,“要那么快乐干吗?”这句话真有它的分量,何况为了获得女人的肉体,不快乐的代价不是记忆犹新吗?唉,算了,算了,还是一个人过吧。“要那么快乐干吗?”

    日来多申厌情(厌恶温情)之意,是乃大割(收割),悲情者,无动于衷也;无情者,不形于外也;情之为物,与李敖实不相称,故只好去之;去之唯恐不尽不坚,故厌之。

    7月31日写《人间俗气一点无》:留学考放榜,引起我许多感触,我觉得在默察人生上面更向前迈了一步,好像我走的路,愈来愈跟他们隔得远了。我的思想现在显然是相当出世的,出世得觉得“许多事是盲动,许多话不值得说”,因此我显然选择了喜欢独处与不爱多说的路,我打不起劲儿去热中人事,我毕竟是反派的人物,我不再能肯定世俗的荣耀与腾达,一个走到我这种境界的人,不会再有寂寞的感觉,我不怕孤独,我不怕孤立。

    想到死亡与牢狱,常常想到死亡与牢狱,我为什么不去做我喜欢做的呢?我该笑“尘网”,在“尘网”中漏下来的没出息的“被遗弃的人”,我就是一个。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犬儒派,除了不在木桶里面外,我实在找不出我走的方向与Diogenes有什么不同,这是一条多好玩的路,一条永远可恃永远清净的路,做点有性灵的事,说点精炼过的话,写几篇真正属于李敖自己的文章,无牵无挂,终此顽生,不亦快哉?

    8月17日写《丽珍生日感言》:送走又亮,已是下午,闭门静想,望着窗外的铁栏。如置身狱中。是七巧,丽珍阴历生日又到了,决定无所表示,最后一次机会我也放弃了。台中十一日,连闻陈琪、张忠琳结婚。

    台北方面,新汉似新欢正洽,善培、飞飞(黎鸿飞)乃至华竣方印(梁方印)等亦采集团行动,在华侨新村等往来正繁,昨日拉我就食,我拒绝,也许我从此失去了与王小姐接触的机会。

    我的气息如此坚决,我甘心把我自己堕入孤独、小屋、幻想和工作里,我不太倚靠理论,我只信任“实行上没有困难”,我相信这一点,因此我几乎没有顾忌地放弃了大量的“快乐”(某些种类的,也许是合乎自然律的,可惜是高价而短暂的)。

    刚才窗外一个穿浴衣的小女人即刻引起我的勃起。也许我这种强烈的欲念与我走的“中古式的寂静主义”的道路太不相称,可是至少在目前,我丝毫没有走回头路的企图。两个月前迁居的时候,他们有的说我一个月会搬回台北,有的说两个月,现在两个月了,我仍在新店如火如荼大张挞伐地过着“修道”生活!

    我在变化,成功地变化,过去的李敖将不认识今日的自己,我不能不惊叹于我的能力,我毕竟把我锻炼成一个我要变成的人,我不想后悔!

    以上这些日记,都记录了我在新店山居时期的心境,我自勉自己走向狄阿杰尼斯式的“犬儒主义”的生涯,自强不息,但却倾向息交绝游,尤其跟女人的关系,我始终未能脱离修道院式的矛盾与困境。这种修道院式的自律方式,其实是禁不住试炼的。所以,一旦美女出现在我眼前并且易与的时候,我的形而上还狄杰阿尼斯,可是形而下却不狄杰阿尼斯了。这位美女,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敖回忆录简介 >李敖回忆录目录 > 7 山居(1961—1962 二十六到二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