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2)
恶,写它的杀人;它又写侠客、写盐商、写家奴、写妓女,一一用活的语言平铺直叙,都真切自然。虽然这书的结构,并不高明。
曹霑:
曹霑(约一七一九~一七六三),字雪芹,也字芹圃,号梦阮。他是满洲旗人,属正白旗汉军。三代祖孙四人,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宁(南京)织造官,这官管皇家采买的职务,是很肥的。康熙皇帝下江南,有五次都住他家。后来祖父因亏空被追赔,家道中落,到了曹霑成年以后,已经是quot;举家食粥酒常赊quot;的地步了。那时曹霑住在北京西郊,已经是贫民阶级了。
曹霑一生亲历人世的兴亡衰谢,抚今追昔,quot;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quot;,写了长篇小说。这书是quot;披阅十载,增删五次quot;的作品,写了八十回,并没写完,他就死了。后来高鹗续作四十回,就成了今天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写豪门望族的浮沉与兴衰、写旧社会下个人的矛盾挣扎、写叛逆性格的悲剧、写礼教功名的无聊,都生动细致,无与伦比,是中国第一血泪之作。
攻击道学与八股,说:quot;还提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它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quot;这种攻击,真是情见乎辞了!
刘鹗:
刘鹗(一八五七~一九○九),字铁云,江苏丹徒人。少年时候quot;放旷不守绳墨,而不废读书quot;,在医卜星算方面,成绩都不错。他卖烟草。开书店、做医生,经历很多,不是书呆子。
一八八八年,他三十二岁时候,黄河在河南决堤。他跑去见河督吴大澄,志愿投效,并提出计划。吴大澄很赏识,请他去做,他就亲自在污泥里督工,quot;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quot;,很得工人的爱戴。后来他写了《治河七说》、《黄河变迁图考》、《勾股天元草》、《弧角三术》等实用的书;又写了《铁云藏龟》、《铁云藏印》、《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学艺的书。
刘鹗的进步与救世思想,使他做了两件好事:一件是请开山西的矿,一件是贱买太仓的米来赈济北京难民。这两件好事,却因为环境的黑暗伪善,使他一方面背了quot;汉奸quot;之名,一方面得了充军之罪,-他被流放到新疆,五十三岁那年中风,死在风中的迪化(今乌鲁木齐市-编者)。
是刘鹗戳破黑暗与伪善的伟大小说,是他四十八岁到五十一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