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5 委蜕纪
,胡先生待李敖如罗尔纲。罗尔纲是胡适贴身的出色徒弟,身在大陆。胡适特别亲题罗尔纲quot;师门五年记quot;一册寄我、又当面送我一册,我感到姚从吾老师所说,不为无因。在胡适眼中,我是出色的,可是没等我念完研究所,他就死了,他拉我做他徒弟的心愿,也就永远不会成为事实了。

    胡适死后八年,我为quot;胡适给赵元任的信quot;编标题,在一封被我标做quot;收徒弟的哲学quot;一信里,重温他引清朝学者李恕谷的话:quot;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quot;我颇有感悟。胡适生前交朋友以quot;自大其身quot;是热闹的,但他死后,他的朋友却犹大者天下皆是也,幸亏有我这种quot;士quot;来不断从大方向以quot;不朽quot;之,或聊偿其所愿,梁实秋在《读(胡适评传)第一册》中说,胡适告诉他quot;台湾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李敖先生,他所知道的有关胡适的事比胡适自己还清楚quot;。我相信这是真的。胡适quot;交友quot;是失败的,但quot;求士quot;却没看走眼,我的确是最清楚他的一个人,每看到别人的quot;胡说quot;,我就哑然失笑,如今胡适百年孤寂,我千山独行,自念天下不可为之事,尚有待我去可为,权写杂感,以志里程如上。

    这篇文字,可说是胡适与我之间的一个简单缩影。我没做成他的徒弟,但是云龙契合之际,我却在他生前死后,做了比任何人都识其大者的事。这种奇缘与情义,求之古今人物,亦属罕见。清朝王源《刘处士墓表》中记quot;[刘献廷]尝从容谓余曰:吾志若不就,他无所愿,但愿先子死耳!予惊问故,曰:吾生平知己,舍子其谁?得子为吾传以传,复何恨哉?quot;我想,胡适死而有知,当有刘献廷这一感叹。

    我在台大时,所佩服的在台湾的前辈人物,只是胡适、殷海光而已。我后来的发展,和他们比较起来,可这样说:胡适得其皮,殷海光得其肉,真正皮肉相连的,是硕果仅存的李敖。李敖的际遇比胡适、殷海光坏得多:第一,胡适、殷海光出道时,整个原野是大陆,李敖只剩下台湾;第二,胡适、殷海光有正当职业,并且是大学教授,李敖却一直被封杀;第三,胡适、殷海光赶上知识分子被尊敬的最后一代,李敖则碰到经济挂帅、武士刀挂帅、知识分子不帅的时代;第四,胡适、殷海光都没因思想和先知坐牢,李敖却饱受皮肉之苦。所以,李敖虽然皮肉相连,却生不逢时,也不逢地。对他们两位的综合看法,一九八六年十月号香港PLAYBOY(《花花公子》--编者注)中文版由黎则奋访问我时,有这样几段:

    PLAYBOY:在思想上,你自承深受胡适和殷海光的影响,究竟影响在哪方面,是否对自由主义的坚持?

    李敖:他们对我的影响不是那么多,只有一部分……

    PLAYBOY:然则,是不是做人方面的影响比较大?

    李敖:做人方面,殷海光比较能够维持自我,愈来愈进步。胡适则愈来愈退步,做了官之后,他应酬大多,连学问方面也退步了。

    PLAYBOY:那么,如果你要为年轻人推介思想人物,舍你以外,你会推荐何人?

    李敖:不会,一个也不会。

    PLAYBOY:真的没有人值得你佩服吗?

    李敖:想佩服人,我就照镜子。

    任何思想家都有胸襟希望后一代超过他们,龚定盦说quot;别有狂言谢时望quot;,我想,我这最后的狂言,就是我对他们最大的敬礼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快意恩仇录简介 >快意恩仇录目录 > 5 委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