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红楼梦未完(1)
dquo;两个rdquo;二字。在同一段内忽而疏忽,忽而警觉,却很少可能性。一定是本来没有ldquo;两个rdquo;二字。

    第一百十三回是旧本,凤姐叫巧姐儿见过刘姥姥,说:ldquo;你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rdquo;大姐儿由刘姥姥改名巧姐──续书并不是根据早期脂本,写凤姐有两个女儿。ldquo;大妞妞rdquo;不过是较客气的称呼,如ldquo;史大妹妹rdquo;,并没有ldquo;史二妹妹rdquo;。

    续书写巧姐暴长暴缩,无可推诿。不过原著将凤姐两个女儿并为一个,巧姐的年龄本有矛盾,长得太慢,续书人也就因循下去,将她仍旧当作婴儿,有时候也仍旧沿用大姐儿名字。后来需要应预言被卖,一算她的年纪也有十岁上下了,(我这是照周汝昌的年表,八十回后照大某山民回末批语。)第一百十八回相亲,也还加上句解释:ldquo;那巧姐到底是个小孩子。rdquo;

    外藩买妾,两个宫人相看巧姐,ldquo;浑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来,拉着巧姐的手又瞧了一遍,略坐了坐就走了。rdquo;只看手,不看脚,因为巧姐没裹脚。前八十回贾母看尤二姐的脚,是因为她是小脚。

    写二尤小脚的两节,至程甲本已删,当是后四十回旧本作者删的,因为原续书者注重满人这一点,认为他们来往的圈子里不会有小脚。第七十回晴雯的红睡鞋也删了。百廿回抄本前部是脂本,所以无法断定后四十回初出现时,有关小脚的三句已删。

    为什么不能是程甲本删的呢?因为甲本不主张强调书中人是满人。ldquo;妞妞rdquo;甲本改ldquo;姐姐rdquo;,疑是ldquo;姐儿rdquo;误。本来书中明言金陵人氏,一般读者的印象中也并不是写满人。自然是汉人的故事较有普及性,甲本改得很合理,也合原书意旨。下文ldquo;大妞妞rdquo;改ldquo;大姐姐rdquo;,应作ldquo;大姐儿rdquo;。甲本道学气特浓,巧姐是闺名,堂叔也不能乱叫。第一百十八回贾政信上称探春为探姐,也就是探姐儿。那是自己父亲,没给改掉。宝玉仍称巧姐为大姐儿,因为家中小辈女孩子通称大姐,如西门庆称女儿为大姐,或ldquo;我家大姐rdquo;,以别于人家的大姐。

    当然,妞妞改姐姐,可能仅是字形相像,手民排错了,不能引为甲本汉化的证据。第一○一回凤姐也说ldquo;妞妞rdquo;,甲本也没有改。但是参看宝玉结婚,第九十六回已经说ldquo;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hellip;hellip;rdquo;第九十七回凤姐又说:ldquo;虽然有服,外头不用鼓乐,咱们南边规矩要拜堂的,冷清清的使不得。我传了家内学过音乐管过戏子的那些女人来吹打,热闹些。rdquo;以上三个本子相同。旧本写ldquo;送入洞房,还有坐帐等事,但是按本府旧例,不必细说。rdquo;这是因为避免重复。甲本却改为ldquo;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金陵旧例rdquo;,又点一句原籍南京,表示不是满人。

    乾隆壬子木活字本──乙本的原刻本──这两句也相同。现在通行的乙本却又改回来,作ldquo;坐帐等事,俱是按本府旧例hellip;hellip;rdquo;前面凤姐的话,也改为ldquo;咱们家的规矩,要拜堂的rdquo;,可发一笑,谁家不拜堂呢?

    这里需要加解释,壬子木活字本是胡天猎藏书,民国三十七年携来台湾,由胡适先生鉴定为程乙本,影印百部。胡适先生序上说:ldquo;民国十六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用我的一部lsquo;程乙本rsquo;做底本,出了一部红楼梦的重排印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梦魇简介 >红楼梦魇目录 > 红楼梦未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