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何陷入包围之中的’。但是,如果你决意不再忍受他那冗冗的故事的折磨,就 不去领受他的晚餐。如果领受了他的晚餐,你就找不到起码的借口来抱怨他讲那 冗长的故事。这种情况和你所说人类生活中的邪恶是同一回事。不要埋怨不论什 么时候你都有力量去摆脱的东西。”尽管表述的口气带有愉快甚至轻松的味道, 然而,在斯多葛学派的学者们看来,在抛弃生命或继续生活下去之间的抉择,是 一件需要极其严肃和慎重地去考虑的事情。在我们得到早先把我们放到人类生活 中来的主宰力量明确无误地要我们抛弃生命的召唤之前,我们决不应该这样做。

    但是我们不仅仅在到了人生指定的和无法再延长的期限时,才认为自己受到这样 的召唤。无论什么时候,主宰力量的天意已经把我们的生活条件从整体上变成合 宜的抛弃对象而不是选择对象时,这个主宰力量为了指导我们的行为而给我们规 定的伟大法则,就要求我们抛弃生命。那时,可以说我们听到了神明确无误地号 召我们去这样做的庄严而又仁慈的声音。

    在斯多葛学派的学者看来,正是因为上述理由,离开生活,对一个智者来说, 虽然是十分幸福的,但是这可能是他的本分;相反,继续生活下去,对一个意志 薄弱者来说,虽然必定是不幸的,但是这可能是他的本分。如果在智者的处境中, 天然是抛弃对象的情况多于天然是选择对象的情况,那么,他的整个处境就成为 抛弃的对象。神为了指导他的行为而给他规定的准则,要求他像在特定的情况下 所能做到的那样,迅速地离开生活。然而,甚至在他可能认为继续生活下去是合 适的时候,他那样做也会感到非常幸福。他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获得自己所 选择的对象或是回避自己所抛弃的对象,而总是把它寄托于十分合宜地作出取 舍。他不把幸福寄托于成功,而把它寄托于他所作出的各种努力的合宜性。相反, 如果在意志薄弱者的处境中,天然是选择对象的情况多于天然是抛弃对象的情 况,那么,他的整个处境就成为合宜的选择对象,而继续生活下去就是他的本分。

    然而,他是不幸的,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利用那些情况。假使他手中的牌非常好, 他也不知道如何去玩这些牌。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或终结时,不管其结果以什么 方式出现,他都不能得到任何真正的满足。

    虽然斯多葛学派的学者或许比古代任何其他学派的哲学家更坚定地认为,在 某些场合,心甘情愿地去死具有某种合宜性,然而,这种合宜性却是古代各派哲 学家们共同的说教,甚至也是只求太平不求进取的伊壁鸠鲁学派的说教。在古代 各主要哲学派别的创始人享有盛名的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 的许多年中,希腊的各个城邦国家内部几乎总是被极其激烈的派别斗争搞得一片 混乱,在国外,它们又卷入了极其残酷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各国不仅想占领 或统治、而且想完全消灭一切敌国,或者,同样残酷地想把敌人驱入最坏的境地, 即把他们贬为国内的奴隶,把他们(男人、妇女和儿童)像牲口一样出售给市场 上出价最高的人。这些国家大都很小,这也很可能使它们往往陷入下述种种灾难 之中。这种灾难,或许是它们实际上已经遭受的,或者起码是意欲加到自己的一 些邻国头上去的。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处境中,最清白无辜而地位最高并担任最重 要公职的人,也不能保障任何人的安全,即使他家里的人,他的亲戚和同胞,也 总有一天会因为某种怀有敌意的激烈的派别斗争的广泛开展而被判处最残酷和 最可耻的刑罚。如果他在战争中被俘,如果他所在的那个城市被占领,他就会受 到更大的伤害和侮辱。但是,每个人自然而然地,更确切地说,必然地在自己的 想象中熟悉了这种他预见到在他的处境中经常会遇到的灾难。一个海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道德情操论简介 >道德情操论目录 > 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