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一纲目(章节分析)
025b7)。于是他标志了哲学研究的对象为quot;通则quot;与quot;本体quot;.通则(αξKKμα)为一切学术所应共同遵循的quot;公理quot;,本体(hKσια)

    为一切事物与其演变所不能须臾离的quot;实是quot;(GhhF)所寄托。

    (4)希茜溪quot;亚氏书目quot;中列有quot;物学后编quot;十卷,这可能是现行十四卷本quot;哲学quot;中YrAAnCCVUB这十卷。其余四卷,(一)a卷象是后来插入的,其内容易于A零之为哲学导言,而是一般理论学术的序引。(二)B卷在希茜溪quot;书目quot;中另作单篇,称为quot;词类集释quot;.(三)K卷,上半是BΓE的缩本,或为这三卷先草拟的纲要,下半为quot;物学quot;卷二、卷三、卷五的简编。K卷文理不是亚氏式的,象是门弟子的剳记。(四)D卷与它卷不相关联;可以作为论quot;宇宙总因quot;,或quot;原动者quot;,或quot;邦感觉本体quot;的一个专篇。

    十卷中,A是完整的专篇。BAE可能是一组。ZHC为本体之学的正文。另一组,M卷似乎初意在改订N卷,写成后,因内容有异,遂一并存录。Ⅰ卷象导一单独的补编。其各卷内文句分析,写作的先后并不与卷次相符;A、B、K上半,A(除第八章外),N当先草成;全书各卷时间相隔盖二十年。A卷与M卷批评柏拉图学派意式(理念)论颇多重复;A卷行文亚氏犹自侪于柏拉图学派之间,M卷则已是亚氏晚年自外于柏拉图学派的语气了。希腊诠疏家如亚历山大(Alexander)与阿斯克来比(Asclepius)都认为quot;哲学quot;这本书是欧台谟(Eudemus)汇合他老师有关上述各主题的若干专著与讲稿所辑成。各卷间每互有关照的文句;这些可能是亚氏生前自行添补的,也许是后世编纂者加入的。

    (二)本书注释

    (5)汉文译者凭形而上学(哲学)的希英对照本及英译本(参看附录quot;参考书目quot;Ⅱ,3)与积累的诠疏,得以厘订章句与错简,校读异文与异释,求取全书的通解,考订了学术名词,翻出这本二千三百年前的著作。译文所附注释大别为四类:(甲)依据陈规,凡辞旨(子)与原书它章,(丑)与亚氏其它著作,(寅)与柏拉图各书,(卯)及诸先哲诗歌、戏剧或残篇有关者,为之记明出处。(乙)有关史迹、事例、以及名物度数,其旧传诠疏加以简释;间亦取用近人新解。

    (丙)亚氏及诸先哲学术名词大抵由两方式铸成:(一)由日常用语分离出来,作为专用名词,如quot;实是quot;quot;元一quot;等,或如quot;如何quot;等于quot;原因quot;,quot;如此quot;同于quot;素质quot;(有时同于quot;普遍quot;);(二)用普通名词或动字加以变化或组合,造作新名词,例如quot;除去物质quot;成为quot;抽象quot;,quot;划定界限quot;成为quot;定义quot;.译者希望在译文中力求辞义正确外,仍保留着学术用语初创时的浑朴,繁衍中的脉络;但这很难做到。因汉、希文字原始构造的差异与以后蕃殖方式的不同,同一希腊字,常得用不同的几个汉文字来翻译,以适应各章节的文理;关于这些,读者也可于各页脚注及quot;索引三quot;中窥见一斑。(丁)

    二千三百年前的古文当然可于许多句读发生异解,而历经传抄,错字异文也是到处有的。这些,经过近百余年的校订功夫,都已有人勘定,我们只在脚注中偶尔举些例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形而上学简介 >形而上学目录 > 附录一纲目(章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