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旅行杂记
    旅行杂记

    这次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开第三届年会,我也想观构光;故“不远千里”的从浙江赶 到上海,决于七月二日附赴会诸公的车尾而行。

    一殷勤的招待

    七月二日正是浙江与上海的社员乘车赴会的日子。在上海这样大车站里,多了几十个改 进社社员,原也不一定能够显出甚么异样;但我却觉得确乎是不同了,“一时之盛”的光 景,在车站的一角上,是显然可见的。这是在茶点室的左边;那里丛着一群人,正在向两位 特派的招待员接洽。壁上贴着一张黄色的磅纸,写着龙蛇飞舞的字:“二等四元A,三等二 元A。”两位招待员开始执行职务了;这时已是六点四十分,离开车还有二十分钟了。招待 员所应做的第一大事,自然是买车票。买车票是大家都会的,买半票却非由他们二位来“优 待”一下不可。“优待”可真不是容易的事!他们实行“优待”的时候,要向每个人取名 片,票价,——还得找钱。他们往还于茶点室和售票处之间,少说些,足有二十次!他们手 里是拿着一叠名片和钞票洋钱;眼睛总是张望着前面,仿佛遗失了什么,急急寻觅一样;面 部筋肉平板地紧张着;手和足的运动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好容易费了二虎之力,居然买了 几张票,凭着名片分发了。每次分发时,各位候补人都一拥而上。等到得不着票子,便不免 有了三三两两的怨声了。那两位招待员买票事大,却也顾不得这些。可是钟走得真快,不觉 七点还欠五分了。这时票子还有许多人没买着,大家都着急;而招待员竟不出来!有的人急 忙寻着他们,情愿取回了钱,自买全票;有的向他们顿足舞手的责备着。他们却只是忙着照 名片退钱,一言不发。——真好性儿!于是大家三步并作两步,自己去买票子;这一挤非同 小可!我除照付票价外,还出了一身大汗,才弄到一张三等车票。这时候对两位招待员的怨 声真载道了:“这样的饭桶!”“真饭桶!”“早做什么事的?”“六点钟就来了,还是自 己买票,冤不冤!”我猜想这时候两位招待员的耳朵该有些儿热了。其实我倒能原谅他们, 无论招待的成绩如何,他们的眼睛和腿总算忙得可以了,这也总算是殷勤了;他们也可以对 得起改进社了,改进社也可以对得起他们的社员了。——上车后,车就开了;有人问,“两 个饭桶来了没有?”“没有吧!”车是开了。

    二“躬逢其盛”

    七月二日的晚上,花了约莫一点钟的时间,才在大会注册组买了一张旁听的标识。这个 标识很不漂亮,但颇有实用。七月三日早晨的年会开幕大典,我得躬逢其盛,全靠着它呢。

    七月三日的早晨,大雨倾盆而下。这次大典在中正街公共讲演厅举行。该厅离我所住的 地方有六七里路远;但我终于冒了狂风暴雨,乘了黄包车赴会。在这一点上,我的热心决不 下于社员诸君的。

    到了会场门首,早已停着许多汽车,马车;我知道这确乎是大典了。走进会场,坐定细 看,一切都很从容,似乎离开会的时间还远得很呢!——虽然规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楼上正 中是女宾席,似乎很是寥寥;两旁都是军警席——正和楼下的两旁一样。一个黑色的警察, 间着一个灰色的兵士,静默的立着。他们大概不是来听讲的,因为既没有赛瓷的社员徽章, 又没有和我一样的旁听标识,而且也没有真正的“席”——坐位。(我所谓“军警席”,是 就实际而言,当时场中并无此项名义,合行声明。)听说督军省长都要“驾临”该场;他们 原是保卫“两长”来的,他们原是监视我们来的,好一个武装的会场!

    那时“两长”未到,盛会还未开场;我们忽然要做学生了!一位教员风的女士走上台 来,像一道光闪在听众的眼前;她请大家练习《尽力中华》歌。大家茫然的立起,跟着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自清散文集简介 >朱自清散文集目录 > 旅行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