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处啦,到某处啦的口 号,彼此便都满足。正是,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这种人却决非磨坊里的驴子;他们的足虽 不出户,他们的心尽会日行千里的!
说到心的旅行,我想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①神思之谓也。……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罗素论“哲学的价值”,也说:
保存宇宙内的思辨(玄想)之兴趣,……总是哲学事业的一部。
①见。
或者它的最要之价值,就是它所潜思的对象之伟大,结果,便解脱了偏狭的和个人的目 的。
哲学的生活是幽静的,自由的。
本能利益的私世界是一个小的世界,搁在一个大而有力的世界中间,迟早必把我们私的 世界,磨成粉碎。
我们若不扩大自己的利益,汇涵那外面的整个世界,就好像一个兵卒困在炮台里边,知 道敌人不准逃跑,投降是不可避免的一样。
哲学的潜思就是逃脱的一种法门。(摘抄黄凌霜译第十五章)
所谓神思,所谓玄想之兴味,所谓潜思,我以为只是三位一体,只是大规模的心的旅 行。心的旅行决不以现有的地球为限!到火星去的不是很多么?到太阳去的不也有么?到太 阳系外,和我们隔着三十万光年的星上去的不也有么?这三十万光年,是美国南加州威尔逊 山绝顶上,口径百吋之最大反射望远镜所能观测的世界之最远距离。“换言之,现在吾人一 目之下所望见之世界,不仅现在之世界而已,三十余万年之大过去以来,所有年代均同时见 之。历史家尝谓吾人由书籍而知过去,直忘却吾人能直接而见过去耳。”①吾人固然能直接 而见过去,由书籍而见过去,还能由岩石地层等而见过去,由骨殖化石等而见过去。目下我 们所能见的过去,真是悠久,真是伟大!将现在和它相比,真是大海里一根针而已!姑举一 例:德国的谁假定地球的历史为二十四点钟,而人类有历史的时期仅为十分钟;人类有历史 已五千年了,一千年只等于二分钟而已!一百年只等于十二秒钟而已!十年只等于一又十分 之二秒而已!这还是就区区的地球而论呢。若和全宇宙的历史(人能知道么?)相较量,那 简直是不配!又怎样办呢?但毫不要紧!心尽可以旅行到未曾凝结的星云里,到大爬虫的中 生代,到类人猿的脑筋里;心究竟是有些儿自由的。不过旅行要有向导;我觉《最近物理学 概观》,《科学大纲》,《古生物学》,《人的研究》等书都很能胜任的。
①《最近物理学概观》44—45页。
心的旅行又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它用实实在在的一支钢笔,在实实在在的白瑞典 纸簿上一张张写着日记;它马上就能看出钢笔与白纸只是若干若干的微点,叫做电子的—— 各电子间有许多的空隙,比各电子的总积还大。这正像一张“有结而无线的网”①,只是这 么空空的;其实说不上什么“一支”与“一张张”的!这么看时,心便旅行到物质的内院, 电子的世界了。而老的物质世界只有三根台柱子(三次元),现在新的却添上了一根(四次 元);心也要去逛逛的。心的旅行并且不以物质世界为限!精神世界是它的老家,不用说是 常常光顾的。意识的河流里,它是常常驶着一只小船的。但这个年头儿,世界是越过越多 了。用了坐标轴作地基,竖起方程式的柱子,架上方程式的梁,盖上几何形体的瓦,围上几 何形体的墙,这是数学的世界。将各种“性质的共相”(如“白”“头”等概念)分门别类 地陈列在一个极大的弯弯曲曲,层层叠档的场上;在它们之间,再点缀着各种“关系的共 相”(如“大”“类似”“等于”等概念)。这是论理的世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