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三世纪
圈外扎营,偶尔截击一下蒙古的巡逻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在跟美女欢宴享乐。襄阳在如此情况下被围五年,粮尽援绝。到了一二七三年,蒙古兵团运来回回巨炮,一炮就把城楼轰碎,声如百万霹雳俱发。这是战争史从没有见过的可怕怪物,跟七百年后二十世纪原子弹的一击一样。守将吕文焕望着首都临安(浙江杭州)痛哭,开城出降。

    襄阳陷落的明年(一二七四),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对宋帝国全面进攻,宣布宋帝国叛盟和扣留使节郝经的罪状。蒙古兵团在大将伯颜率领下,攻陷鄂州(湖北武汉),顺长江东下。就在此时,宋皇帝赵孟启逝世,他的四岁儿子赵显继位,由孩子的祖母谢太后主持政府。孤儿寡妇,面临着国亡家破的恐慌,唯一的倚靠是贾似道。全体官员和国立大学学生(太学生),一致要求贾似道亲征。大家认为,只有贾似道亲征,才能旋乾转坤。

    贾似道只好亲征,进抵芜湖(安徽芜湖),横江布防。任命范文虎当海陆联军总司令(诸军总统),据守安庆(安徽安庆)。明年(一二七五),蒙古兵团迫近安庆,范文虎魂不附体,全军投降。贾似道如雷轰顶,他知道事态的严重,于是再用曾经使他转危为安的和解法宝,派遣密使晋见伯颜,愿接受任何条件。伯颜根本不相信贾似道,拒绝密使的要求,大军继续挺进。在芜湖江面,把宋军最后一道防线击溃。贾似道逃到扬州(江苏扬州),急下令把囚禁已达十六年之久的郝经释放,企图缓和蒙古的愤怒,但为时已经太晚了。

    ——谢太后把贾似道免职,但没有杀他,只贬谪到循州(广东龙川)。走到漳州(福建漳州)时,住宿在木绵庵,押解他的差官郑虎臣把他拖到厕所,击碎肋骨而死。

    谢太后直接派人向伯颜乞和,愿降为属国。怕颜这一次接受了,蒙古最初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消灭宋帝国,只不过要求宋帝国像安南王国和高丽王国一样,作一个臣服的外藩。可是,当蒙古使节廉希贤一行前往临安(浙江杭州)谈判,走到独松关(浙江安吉南)时,却被一位爱国心强烈的守将杀掉。这已经使事态恶化,谢太后在惊恐中,急再第二次派特使,到已经陷落了的建康(江苏南京),向伯颜解释误会,保证严惩那个守将。伯颜于是第二次派出使节张羽,走到平江(江苏苏州),又被另一位爱国心强烈的守将杀掉。伯颜怒不可遏,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可理喻而又狡狯凶恶的野蛮部落,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他的军队前进。

    ——狂热一旦到了靠着流别人的血来表达自己忠贞的地步,这种狂热便成为两头尖的剑,固然伤害别人,也同样伤害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是可敬的,但只用别人的生命表达它,这个爱国心就不纯洁,有邪恶的成分在内。

    蒙古兵团在毫无抵抗的情形下,进抵临安(浙江杭州)。宋政府已经瓦解,包括宰相在内的当权官员,以及日夜都在思念忠君爱国的道学家士大夫群,大都逃走,谢太后和不懂事的孩子皇帝赵显,只有投降。

    然而,九岁的亲王赵囗(赵显的哥哥),随着他的母亲杨太后逃到福州(福建福州),即在福州继位,号召全国继续抗战。但大势已去,蒙古军队不停追击,地方官员不断叛变,母子们在一批仍然效忠的大臣陆秀夫、将领张世杰的保护下,辗转向南逃亡,由福州,而泉州(福建泉州),而潮州(广东潮州),而秀山(广东东莞虎门镇)。最后到了井澳(广东中山南方一百公里海上横琴山小岛),遇到飓风,龙舟翻覆,赵囗跌到大海里,受到惊吓。于再逃到囗州(广东湛江东南)时逝世。大臣们再拥立他的弟弟,八岁的赵昞,进驻崖山。

    崖山,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约四十公里,是一个荒凉的海滩,面对着波浪滔天的南中国海。这时残余的军民和眷属,还有二十余万人,杨太后每天抱着幼儿,在用绳索相连的巨舟上主持政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史纲简介 >中国人史纲目录 >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三世纪